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疫情暴发以来,有着18年*龄的刘宜全,作为中交二航局抗疫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主要负责人,从医院紧急改造,他先后参与建设了13个工程项目,在武汉抗疫一线连续坚守29天。
1月29日上午9点,本已休假回到红安县老家的刘宜全接到公司的紧急电话,迅速赶往武汉,随身只带了两套秋衣,甚至连手机充电器都没来得及备上。也是在这一天,他接到通知,二航局*委研究决定,由他担任中交二航局武汉疫情防控应急参建项目现场施工总负责人,先完成“火眼”实验室建设任务。当晚9点,筹备会议在武汉召开。
“审核资料时间太紧,当时生怕出现变动,所以第一时间就往武汉赶!”让刘宜全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后来连续29天的紧张施工中,他的外套就一直没有机会换下来。
防疫管理无一感染
“很少有人担忧个人安全问题,都是一门心思想去完成任务,但我作为负责人,要保证所有人安全。”现场防疫是刘宜全最担心的的工作。“在我们这里,指定谁去干,没有一个人说不去,这一点我们非常骄傲!”刘宜全感动地说,“有些工人害怕不敢进,我们的管理人员带头冲锋,医院、医院的改造,我都是带头进!”
接到“火眼”实验室建设任务的当天,刘宜全和同事就制定了《疫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抗新冠肺炎应急处置方案》。刘宜全说,病*传染性很强,最高峰时有人同时在封闭狭小的空间里抢工,一旦有人感染,所有人都要隔离。
“参与多个抢险项目,医院、中医院、医院的紧急改造施工防疫难度最大。”刘宜全告诉记者,医院一边正常收治病人,他们一边改造。
一接到任务,刘宜全马上提高了警觉,迅速提升了防疫等级,与团队连夜商定了安全防疫工作指引,指导现场安全员开展防疫工作,同时为即将进场的人员配备了连体防护服、护目镜、口罩、双层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制定了“快速完成改造”的应对策略。
“新闻报道有人15秒内就感染了病*,对工人来说,施工越快就越安全。”对于防疫,刘宜全一直坚持一个理念: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在现场,他一直规范地戴口罩,需要戴护目镜时也是第一时间戴好,大家见他佩戴规范,都赶紧跟着戴好。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现场工作以后,口罩把耳朵勒破了他都没有察觉:“摘下来时才感觉耳朵像刀割了一样疼,一旦投入工作,反而没感觉。”
据统计,自1月29日承建“火眼”实验室到2月26日紧急支援医院建设,二航局累计进场管理人员余人,工人近0多人次,无一人感染。
连轴运转全面统筹
二航局先后参与了18项疫情防控应急项目建设,刘宜全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其中的13项。这期间,他一天都没有休息。
除了每项工程非同寻常的工期要求外,建设者还面临许多艰难的挑战。实验室正常最少需要45天才能建成,刘宜全带领团队在完全没有相关施工经验的情况下,鏖战4天4夜抢建完成,紧接着就开始医院。医院中标准最高、单舱面积最大、结构更加复杂的,在仅8天的工期中,他们还同时用3天时间改造了3个医院。
连轴转,大家的体力都达到了极限。“真不是一般的疲惫!”回忆起抢工,刘宜全感慨万千。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协调二航局下属好几个单位,先后增补了3批管理人员,逐渐形成了“轮班”机制。
而最让他犯难的是缺物资。筹建实验室,所有工作都要从零做起,由于各供应商都未复工,再加上医疗设施材料不是普通的材料,寻找起来非常困难。
“焦虑没办法缓解。”为了找到合格的材料,刘宜全除了动用企业资源,甚至用上了最笨的办法,根据网络搜索的信息,一家一家地打电话咨询。
就拿实验室需要的配电柜来说,市场上能买到的配电柜不符合实验室的设计要求,刘宜全无奈之下,只能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元件和声场厂家,根据实验室需求抓紧生产。实验室的一些精密仪器也用到了一些很难采购的电气元件,比如电力调功器、变频器等。经过协调,后来这些东西一部分在鄂州组装,另一部分在江苏组装,最后运输到现场再完成全部组装。
“有时候材料找到了,厂家没车运输,我们调集车辆自己去拉;如果厂家没有原材料,我们自己采购材料送到厂家加工;遇到实在不能加工的,我们便到疫情较轻的省份,把未完工项目的设备拆借过来。”刘宜全说。
如今,随着疫情稳定,刘宜全已经正式进入临时隔离点隔离,面对各援建项目纷至而来的六封感谢信,他十分开心:“咱们红安人流淌将*血断不了,只要家乡有需要,我随时出阵!”
(记者李桓通讯员田本灿郑立维朱立娟编辑*宇达编审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