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3.探究主题
一、导入
“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托尔斯泰
俄国最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所说的这部小说是哪一部?作者是谁?
这部小说就是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说:“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部世界名著(节选)。
二、名著导读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狄更斯,英国著名小说家,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年他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代表作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老古玩店》《大卫·科波菲尔》等。
马克思把他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的作品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2.作品介绍
《大卫·科波菲尔》是半自传体的小说,故事背景依托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代的英国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显著成果,表面是繁荣盛世,但实际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小说通过一个孤儿的不幸遭遇描绘了一幅广阔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作品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劳动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作者还企图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最后成功鼓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极力培养读者的人道主义观点。
3.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作品往往真实地展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十分深刻。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
(二)管中窥豹
活动一、围绕以下任务,自读课文
1.阅读课文,读不准音的字词查词典,积累课文中的成语。
2.梳理课文情节,思考情节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的。
3.理清人物关系,其中哪些人物对你印象较深?批注在书上。
活动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在颁奖典礼上说:我是个讲故事的人。可见小说就是讲故事,读小说首先就要理清小说讲的是什么故事。课文节选部分讲了怎样的故事?概括文本故事,控制在字以内。
参考:
十岁的“我”来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心情很低落,内心充满着痛苦。为了解决住的问题,账房昆宁先生把“我”引见给米考伯先生,做了他家的房客。接下来写“我”入住米考伯家,渐渐融入这个家庭。并亲眼所见米考伯一家被人催债,靠典当度日,最后因债务入住监狱。米考伯一家入住监狱后,“我”搬出了米考伯家,并有了新的住所。
活动三、要讲好故事,就要确定好叙述视角,根据下面知识回答问题:
小说叙述视角
问题:这篇小说讲故事采用的是哪种叙述视角?有什么好处?
参考:
采用了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讲故事。好处:
1.这篇小说是作者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叙述更有说服力。
2.第一人称叙述,“我”成为小说的线索,以“我”的见闻串起故事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集中。以“我”的口吻,以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便于更直观地抒发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之情,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社会诸多现象的认识。拉近了小说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走进小说主人公的世界,产生强烈共鸣。
活动四、情节是人物的成长史,小说在讲故事中,塑造诸多人物形象。根据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回答问题:
分析人物形象方法:
①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②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或物象陪衬烘托,借助环境渲染烘托
问题:全文主要塑造了米考伯夫妇形象,细读文本,画出描写米考伯夫妇的句子,并批注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参考:
(1)肖像描写
第6段:“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双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什么都看不见的。”
形象特征:长相特别、爱慕虚荣、讲究排场
(2)语言描写
第16段:“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城市路,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说到这儿,米考伯又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
形象特征:热心善良、喜欢卖弄、迂腐。同时再次表现他爱慕虚荣、不切实际的性格特点。
(3)动作描写
第21段:他便戴上帽子,腋下夹着手杖,腰杆儿笔挺地走出来。离开账房后,他还哼起了一只曲子。
第32段:“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
形象特征:当陷入困境,债主上门逼债时,他会愁眉苦脸,甚至声泪俱下,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走了之,而债主一走,顷刻之间将皮鞋擦得锃亮,表现他性格中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一面。
人物形象分析总结:
1.米考伯先生是一个经济困顿、热心善良的底层人,但又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讲究排场、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人物形象。
米考伯先生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米考伯”甚至作为一个单词被收人普通的英语词典中,被称为“米考伯主义”意为“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2.分析人物形象是高考高频考点。答题时首先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概括人物性格(尽量抓原文关键词)。然后思考是否有侧面描写,如次要人物或物象的衬托作用,环境描写的烘托。从中读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综合两方面思考。人物形象基本就把握住了。
活动五、课后作业:根据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分析米考伯太太或“我”的形象。
参考:
米考伯太太:生活艰难、不切实际、不懂持家、爱慕虚荣、喜欢享受,但是善良,不贪小便宜。
“我”:孤苦伶仃、痛苦寂寞、渴望温情,善良真诚、富有同情心,珍视友情。
活动六: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根据下面知识,回答问题:
1.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作用: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2)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交待时代背景,暗示社会环境。
(3)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4)暗示人物内心活动,烘托或反衬人物形象
(5)揭示、暗示或升华文章的主题。
(6)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问题:画出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批注作用。
1.对货行的描写
①交代了“我”当时工作的地方环境恶劣:工作的房子里老鼠横行,就连地板和楼梯都已潮湿至腐烂,狭窄、泥泞,破败不堪,腐臭难闻。暗示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揭露资本家唯利是图而不顾道德底线和法度情理的社会真相。(对应环境描写作用中的第二点)
②暗示了人物当时灰暗的心境,反映了人物悲惨的遭遇。(对应环境描写作用中的第四点)
③起到揭示文章的主旨的作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昭示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的强烈呼唤。(对应环境描写作用中的第五点)
2.对米考伯住宅的描写
①交代了人物生活的处境,“破破烂烂”、“全部空空”突出了米考伯先生一家生活的窘境。(对应环境描写作用中的第二点)
②从侧面突出了米考伯夫妇二人爱慕虚荣的人物形象。(对应环境描写作用中的第三点)
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米考伯先生被追债与入狱做铺垫。(对应环境描写作用中的第四点)
3.对监狱的描写
①突出了监狱的简陋。(对应环境描写作用中的第二点)
②米考伯先生入狱,“我”前去如此简陋的地方探监,衬托了“我”的善良和对友情的珍惜。(对应环境描写作用中的第四点)
③体现了作者提倡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主旨。(对应环境描写作用中的第五点)
总结: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是高考设题的重点,只要掌握了环境描写的的作用,然后根据文本对号入座,基本可以获取高分。
活动七、探究主题
我们为什么要读名著,《大卫·科波菲尔》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分组交流,自由谈。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活动八、写作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大卫科波菲尔》中写道:“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人将米考伯这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概括为“米考伯主义”,“米考伯”也被收进了英语词典,意为“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对于“米考伯主义”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