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简介 http://pf.39.net/bdfyy/bdfyw/201215/8498647.html小“石头”引发大麻烦
“吃”出来的胆结石
胆结石,就是在胆道内发生结石,多数是饮食不当造成的。如果胆结石形成后长期存于体内不被取出,就容易刺激胆囊和胆总管,引发胆囊急性炎症,最终诱发癌变。
因此,不管有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超过5年的胆囊炎患者都应该进行手术,取出体内的胆结石,以免诱发胆囊癌。
胆结石的症状
///
临床发现,有一部分患者的症状仅表现为消化不良,但在手术过程中却发现炎症已经非常严重。
胆结石的症状与胃病相似,有些患者一开始以为自己只是得了不严重的胃病,忽视出现的症状,拖延病情耽误治疗。因此,了解胆结石的症状,对于早诊早治有重要的意义。
手术取出胆结石
疼痛
腹痛是胆结石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具体部位在上腹部或右上腹最下面一根肋骨周围,原因是结石由胆囊腔内移动至胆囊管造成结石嵌阻。随着病情的加重,疼痛感会扩散到肩部和背部。
恶心、呕吐
在经历腹痛之后,胆结石患者会随之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在呕吐之后腹痛症状也没有明显的缓解。还会出现厌食、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现象。
发热
当胆结石反复摩擦胆囊内壁引发胆囊炎症时,患者会出现发烧、寒战、出汗的症状,特别是对于坏疽性胆囊炎和化脓性胆囊炎来说,发热是最常见的信号。
*疸
胆结石伴胆管炎,肿大胆囊压迫胆总管引起部分梗阻,或由于感染引起肝细胞损害等,都有可能造成*疸。出现*疸的胆结石患者,眼睛颜色会明显变*。
需手术的情况
///
被检查出体内有胆结石时候,“怎么办”“切还是不切”是很多人犹豫的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出现任何症状或者不适,可采取定期观察的方法,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胆囊B超。如果已经引起了炎症,可先用药物来控制,以免病情恶化。但出现以下四种情况,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泥沙样结石
胆汁中的有形物质将细菌一层层包裹起来,慢慢形成泥沙样结石,最终沉积在胆囊中。泥沙样的结石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会随着胆汁排泄到肠道,最终排出体外。不过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堵住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引起*疸。
直径在1cm左右的结石
有患者认为直径小的结石对身体的影响就小,就不用手术,这是不对的。由于1cm左右的胆结石,与胆囊的出口直径差不多,很容易卡在胆囊出口,导致长期炎症粘连,出现化脓性胆囊炎。
直径大于3cm的结石
胆囊结石超过2.5cm就是手术适应证,代表恶变的可能性大,因此需要尽快手术,以绝后患。
瓷化胆囊结石
通常是因为患者的胆囊壁因钙化而形成质硬、易碎和呈淡蓝色的特殊形状的胆囊,具有癌变倾向。
饮食建议
///
关于胆结石的饮食诱因,相信很多人都犯过,比如长期吃素、不吃早餐、餐后吃零食等。因此,对于预防和治疗胆结石来说,饮食上要做到:
1、少吃油腻、胆固醇高、刺激性食物;
2、及时补水。每天饮用适量的水,有助于稀释胆汁,帮助胆汁排出体外,减少胆结石的可能;
3、少吃糖。过量糖类会增加尿酸度,形成草酸钙、尿酸钙,导致胆结石;
4、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清热利湿,刺激胆汁流入肠腔,防止胆汁淤积。
从胆结石发展为胆囊癌只需要三步:胆结石→胆囊炎→胆囊癌。因此,如果发现了上述胆囊的不适症状,应该提早就医,早发现早诊治,不要等到“小病变大病”而后悔莫及。
如有此方面就医需求
请咨询青医院肝胆外科
—/
作者丨郝少华(肝胆外科)
编辑丨魏青
审核丨李桂鹏、高凤霞
乘车路线1:医院(南门)公交车站:
西3路,西5路,路,路,路,K21路
乘车路线2:医院(东门)公交车站:
西1路,西7路,西9路,西10路,路,路,路,路,路,路,路,K10路,K15路,K18路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