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州中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刘基铎
广东深圳的L先生今年34岁,说起他的人生经历可谓痛苦不堪,出生未满1岁,当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感,以胀痛为主,医院行腹部B超及CT检查提示“胆管结石”,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腹部疼痛反复出现。
在他28岁那年,医院诊断为“肝内胆囊扩张,胆总管、胆囊结石”后进行了他人生中第一次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并行取石术,术后腹痛症状缓解。可惜仅过4个多月再次出现腹痛、发热、恶寒,体温最高达到40℃,医院对症治疗,病初每月发热1次,后逐渐发展为2-3天发作1次。
术后第9医院就诊,腹部CT检查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管结石、胆总管下段结石、脾大”,再次行ERCP取石、抗感染治疗,治疗后病情仍反复。多次就医院医院,在三年内做了5次ERCP治疗。此后两年被病痛折磨的L先生决定远赴首都寻求治疗,先医院求治,经过检查考虑硬化性胆管炎可能;肝硬化改变;脾大,脾门及胃底静脉曲张,胆囊泥沙样结石。拒绝手术治疗的L先生,经过药物治疗后有所缓解,症状好转出院。但很快出现间断发热,右上腹胀痛,无奈的L先生为寻求中医治疗,就诊我院消化内科并入院治疗。
这时的L先生主要不适是右上腹疼痛,并出现肝硬化,伴腹水,巨脾(肋下10厘米),血液分析示白细胞总数3.12X10e9/L,血红蛋白量69g/L,血小板总数88.X10e9/L、;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20.0秒、国际标准化比率1.6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3.6秒、血浆纤维蛋白原4.54g/L;生化指标:白蛋白26.2g/L,总胆红素29.5umol/L,直接胆红素13.7umol/L,球蛋白51.7g/L。影像学结果:胆囊结石可能,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节段样扩张,胆总管近肝门狭窄,管壁增厚,考虑硬化性胆管炎可能;肝硬化改变;脾大,少量腹水,脾门及胃底静脉曲张。
临床医生认为患者病情较复杂,诊断尚不明确,尤其患者反复出现胆道结石原因不确定,结石的性质亦不明确。由于血液分析出现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三系细胞减少,为排除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生给L先生查了外周血细胞形态并抽取骨髓做检查。
笔者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L先生存在大量球形红细胞(如图1),球形红细胞比例约占70%多。
图1外周血瑞氏染色放大倍
骨髓涂片检查亦发现成熟红细胞中存在大量球形红细胞(见图2),并有幼稚红细胞明显增生,中、晚幼红细胞比例增高。
图2骨髓细胞涂片瑞氏染色放大倍
外周血及骨髓形态都很明确支持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加做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结果红细胞对低渗盐水不耐受,渗透脆性增高,符合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改变。为了证实是否属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我们对L先生进行了家系调查,L先生有兄长两人,无姊妹,大兄长早年因胆道反复感染死亡。L先生父母亲及另一兄长均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发现其父亲及兄长外周血中分别有约30%及40%的球形红细胞存在,母亲成熟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结合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家庭史,考虑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并进行了脾脏切除手术,术后症状明显得到缓解,困扰L先生多年的胆石症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红细胞膜有先天缺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疸、脾肿大,诊断依据是血液中球形红细胞增多。正常红细胞的形态是呈盘状且中间凹陷的,当红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时可引起贫血。这种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女都可发病,每代都会有发病者。超过一半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胆红素性胆囊结石症,10-3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它的诊断除临床症状及体征外,只要诊断手段依靠显微镜观察到球形红细胞存在。
对于反复胆囊结石需警惕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能,作一个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可以帮助解决大问题。对一个血细胞形态工作者而言,不能过分专注于有核细胞形态,红细胞的形态亦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