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年,我们一起暗恋过的女孩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土方法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05318.html

第三章、

我们的座位每间隔两周会左右横移地调换,

两边靠墙的会坐中间,

中间的挪至两边靠墙位置,

再依次顺移,

有助于预防斜视和处同水平的能更多互相交流。

于是同桌就多了,

同一排的几乎都同桌过。

我感觉整个初二是学习氛围最为浓厚的一年。

也许是荷尔蒙还幼小,

也许是处于第二至第五排属班里的中流砥柱,

大家都很好学,真的好学,

我们课间除了男女各自组团去厕所外,

只讨论物理化各自不懂的问题,

其实讨论最多的还是数学。

从代数的实数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从不等式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大家争论的热火朝天。

也略听闻后排的美女同学赵珊珊、王萌萌…在讨论《流星花园》的道明寺、西门、杉菜、花泽类和美作,

还有不少同学偷偷带随身听去学校,

除了周杰伦的磁带,萧亚轩和孙燕姿的磁带也不少,

那年“流星花园”主题曲《带你去看流星雨》最火,

学校的课间广播也放过。

后排经常有恶作剧,

有同学上课时把其中一只耳机穿过校服的袖子后握在掌心,

然后单手支棱着脑袋捂着耳机贴在耳朵听,

有喜欢恶作剧的同学经常拔掉其耳机,

于是整个教室想起了突兀的音乐,

人罚站,

随身听被没收也是常态。

初二的课程好像又增加了,

文化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历史、地理、化学和生物,

三门艺术课程包括体育、美术和音乐。

教理科类的老师天天把“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口头禅似经书一般念给我们听,

于是听多了也变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个人怀疑是不是智商不高的人普遍对理科类的没有天分?

初中的数学尽管能学会但有些吃力,

到了高中的高等数学从微积分开始我就一窍不通了,这是后话。

英语课我能跟上,

数学、生物、化学和物理亦随大流,

主要学的好的科目还是语文、政治、历史和地理,

能坐在第四排岿然不动归咎于偏文科类的复课几乎都非常接近满分,满分也不少

见。

除了上课和作业外,

感觉整个初中的闲暇我都是靠着看名著类书籍度过的,

也许是因为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文化浪潮开始如大浪滔涛奔涌而来,

那几年出版社卖的最火的还是外国名著,

我也不免俗地看了很多外国名著,

但高中又开始倾向于国内的名著了。

初二时疯狂偏爱于文言文,

痴迷于古风,

倾倒于雅韵,

被诗经和楚辞所震撼,

被言律和押韵所折服。

特别是和申启超、江龙、万子龙和毛祺龙我们几个,

为之疯狂!

文言文类的古文读多的结果就是:

现在会有自己的思想,

也会自己写了。

(如下截图:)

《或庄周之梦乃一题,或无之释,此亦寓旁人,迎后之者尔警后之者》

(截图出自此篇已发表过的,点击上行文章标题可查阅)

第四章、

申启超、易珊、任洁、解青、潘睿、黄丹、老高…当时都是坐第三排的,比我学习要好。

说一下坐我斜前方一头长发飘飘齐腰的黄丹同学,

她是我们班中头发最长的一位女生,

她总是喜欢黑色系的衣服,

除了统一制式校服外不管是从夏天的T恤还是到冬天的棉袄,

总是以黑色居多,不苟言笑。

印象中的初中同学们估计都记不起来她的微笑,

即便偶然有也绝不露齿。

我们私下都称其为“冰美人”,

至少感观和言辞上都有种天然般拒人千里之外之感。

她是那种标准的三好学生,

总是坐的笔直端正,不翘二郎腿,不斜着踩同桌的凳子,还是一科的课代表。

她同桌同样白皙但瘦小的潘睿和她也是一类人,

但抛除学习作风外潘睿相对而言开朗些。

管他窗外东南西北风,她俩端坐课桌旁,

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不甚交流。

印象中有三次忘写作业找她抄,

前两次当没听见充耳不闻也不搭理,

拽她的外套被其冷眸斜视横扫瞪了一眼,

那眼神似与班主任一般犀利严格,吓得我心惊胆战,

第三次时不知为何竟然终于松口让我抄了次作业,

那是七点半的早自习,八点上课要收作业,

抄完后给我感激涕零地引用了好几篇不同的古文言辞表达谢意的纸条她也不收。

估计是她身为课代表又后悔让我抄那门课了,

那句简短仅回我四字的“下不为例”这句话也相当于是她为自己立的警示之言!

因李明、刘阳、李雪和黄丹同样都还在本市,现在我们几个还会常聚。

外观上她仍然变化不大,

但性格好了很多,

已经跟我们几个连冷幽默都学会了,

也会爽郎的笑,

对她讲,不是这些年我们把你带偏了,

而是你笑的时候比严肃不笑的时候好看多了。

婚礼我们也参加了,

爱狗人士,近几年还养了只金毛,

宠爱到狗粮比我吃的零食还好,真的。

除此之外,还是喜欢黑色系,

虽是女子,但其性情似君子之交淡如水般恬静安然,

不像坐我后桌的李雪,

那简直是……

晚会说她。

因每两周会左右调座位挪动,

因此初中的同桌就多了,

有余扬、刘阳、丁宁、曾丽和曹熙。

也多了如今从老同桌变成老友的来往。

同学情还是同桌情,

那感情毋庸置疑,

若用当年英语学的一词来说那是growingtogether的,

若用当年历史学的一词来说那是丹心壮志的,

若用当年生物学的一词来说那是两小无猜的,

若用当年地理学的一词来说那是在北纬32的,

若用当年化学学的一词来说那是没有杂质的,

若用当年政治学的一词来说那是初级阶段的,

若用当年数学学的一词来说那是人生几何的,

若用当年物理学的一词来说那是能量守恒的。

什么能量守恒?

用上当年语文学的一词来说那是类比的修辞,

同桌间知道某些类似收到谁的情书或写给谁情书、传纸条、考试夹带小抄、上课看小说......“小秘密”,

可互相爆料互相拆台,

又可互相“吹捧”筑高台,

此谓之“能量守恒”。

(丁宁梵净山年9月)

——笔于.1.17晚

未完,待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