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胆囊结石可以吃中药溶掉吗
TUhjnbcbe - 2020/12/21 17:07:00
盖博士盖百霖哪个药物有卖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8633.html

人体的胆道系统的胆道不同部位,形成结石的机理和成分是不尽一致的。我们根据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把胆石分成三大类:色素性结石、胆固醇性结石、混合性结石。

色素性结石易产生于肝内胆管,认为与胆管狭窄、胆道感染、寄生虫或者异物等有关,目前研究发现肝组织源性β-G酶可能是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胆固醇性结石易产生于胆囊,目前认为人体胆固醇水平增高、胆固醇结晶在胆囊内凝聚、胆汁中粘多糖是胆石形成的重要的促成核因子。胆道粘膜中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胆道免疫反应、胆汁中免疫球蛋白、Ig-细菌复合体等也在胆石形成的不同时相中发挥作用。

第三种混合性结石是指胆石成份既有胆固醇成分,又有胆色素成分,经常见于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成因类同于肝内胆管结石,以色素性结石为主。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则区别于两种情形:1、肝内胆管结石脱落至胆总管形成的胆石,亦多为色素性结石;2、因胆囊结石排至胆总管形成的胆石,多为混合性结石。

我们区别不同胆道部位形成的结石成分,是为我们的胆石防治提供依据,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胆石(gallstone)为胆道内形成的结石。在胆道系统中,胆汁的某些成分(胆色素、胆固醇、粘液物质及钙等)可以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析出、凝集而形成结石。发生于各级胆管内的结石称胆管结石,发生于胆囊内的结石称胆囊结石。

肝胆汁进入胆囊后,水分被吸收掉约90%,胆囊粘膜分泌的粘液混合在其中,使胆汁变得浓稠,颜色变深,总量减少,称之为胆囊胆汁。

我们知道,胆固醇不溶于水,但可与胆盐、卵磷脂形成复合胶体状态,使胆固醇溶解。因此,胆盐、卵磷脂是共同保持胆固醇在胆汁中呈溶解状态的重要成分,一旦,胆汁中胆盐、卵磷脂与胆固醇三者比例关系(我们称之为“三角关系”)产生变化,就会使胆固醇从溶解状态变为不溶解状态,我们称之为胆固醇“饱和”状态、甚至“过饱和”状态,这时如果有成核物质(如炎性细胞、细菌、寄生虫卵、胆色素、粘蛋白块等)“登场”,胆固醇就会以成核物质为核心,析出小的微结晶而沉淀下来。

当胆囊胆汁中胆固醇析出、沉淀的速度比结晶溶解的速度快,则以同心圆方式堆积起来,成为胆石,并以“滚雪球”的形式越来越大。

胆囊结石大多数为胆固醇结石,即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呈灰白色或淡*色,表面光滑,质地较硬,胆石的剖面上有放射状条纹。胆囊单发结石多呈椭圆形和圆形,胆囊多发结石呈多面形,因胆石相互摩擦所致,像石榴籽一样。

由于不同部位结石的成分不同,“溶石”也不能一概而论。目前,临床上研究较多的是胆囊结石的“溶石”,根据胆囊结石形成的三角关系,认为扩大胆酸池可以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溶解度,筛选出“鹅去氧胆酸”有一定的溶解胆囊结石的作用,但是需要长期服用(半年至两年以上),且即使胆囊结石溶解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据国外报道,两年内复发率50%,五年内复发率75%。

中医理论和实践是我国医学的巨大宝库。中医理论认为肝胆疾病是外感六淫,胆腑不通,胆淤气滞则胆汁壅阻,郁滞积聚成胆石。所以,中医治疗方法上“以通为主”,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中医经过长期实践,筛选出疏肝利胆的药材,如茵陈、山楂、青皮、陈皮、香附、大*等,增加胆汁排出量。

中医讲“辨证论治”,方药与证候想对应,是合理应用中药的前提。倘若所用方药与“证”不相符合,则不仅不能取效,反而会产生某些不良影响。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即所谓“同病不同证”,“同证不同病”,因人而异耳。

胆结石中医辩证常见的证候有:

1.湿热蕴结证

2.肝胆淤热证

3.寒湿阻遏证

4.热*炽盛证

5.肝郁脾虚证

6.肝郁血瘀证

7.肝肾阴虚水停证

8.脾肾阳虚水停证

9.胆热郁积证

10.痰湿郁积证

11.淤血积聚证

12.热*成痈证

由于胆囊结石“溶石”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中要注意中西药物的*副作用,医院专科医生的诊断和指导下治疗,定期复查,尤其是肝肾功能等。

更多精彩

?得了胆结石不用慌,胆结石这样治疗!

?胆结石被切除后,或出现不良反应,积极护理可缓解

?“鸡内金”药效珍贵如*金,能化各种结石,你值得拥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胆囊结石可以吃中药溶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