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在我国患病率为16%,占所有良性胆囊疾病的74%。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高峰多在50岁左右。对于大多的患者而言,最终以胆囊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那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要行胆囊切除呢?答案是否定的!
杭州的陈女士今年51岁,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她多年,20多年前单位体检B超发现胆囊结石,因为当时无不适症状也就没处理它,此后多年的生活中,陈女士发现吃了油腻的食物后经常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去医院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医生建议她切除胆囊,但是陈女士不愿意年纪轻轻就过着“无胆”的生活。因为吃点好的就出现上腹部不舒服症状,也不愿意切除胆囊,所以医生建议陈女士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只能吃清淡的食物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而且即使每天十分注意饮食,仍然偶尔出现上腹部疼痛。陈女士为了解除胆囊疼痛威胁,医院有无溶石治疗方法,但是只得到了失望的答案。一次偶然机会,陈女士医院微创保胆中心可以开展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次日一大早,陈女士满怀希望前往微创保胆中心主任张竝教授专家门诊就诊。完善检查后发现胆囊内有一颗3.2cm大结石,胆囊壁光滑,按照传统诊治原则,行胆囊切除手术指征明确,但陈女士保胆意愿强烈,张竝教授评估后指出陈女士符合微创保胆取石,但是此时陈女士在高兴的同时又出现为难的事了,平时工作较忙,很难抽出太多时间前来手术治疗,张竝教授告诉她不用担心,医院目前已开展了日间手术,也就是当天手术,原则上第二天上午就可以出院。陈女士十分高兴,这下解决了她的两个难题。手术当天,医院,手术十分顺利,陈女士的肚皮上只留了两个小小的洞孔,陈女士亲眼看到结石取出,开心地说:“终于不用再眼馋别人吃好东西了”。术后6个小时就开始下床活动了,第二天早上陈女士就带着特制利胆中药出院了。医院复查,检查发现胆囊内无结石,陈女士再次露出喜悦的笑脸,十分感谢张主任替她解决了20多年的困扰。图1术前腹部B超发现胆囊单发结石
图2术后半年复查B超未发现胆囊结石
张竝教授介绍,胆囊结石其实是个富贵病,随着中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常见,胆囊结石、息肉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以往治疗方式比较单一,胆囊切除是胆囊炎的标准治疗方式。部分人切除胆囊后可以出现胆囊术后综合症、顽固性腹泻、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另外有文献指出胆囊切除术后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当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这一点。微创保胆并不是新创的手术方式,以往因为认识不足,导致结石未取干净,如罗阿氏窦(一种胆囊粘膜下很小的憩室,内藏结石)等,目前我院引进了硬质胆道镜等高端设备,术后结合特色中药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已经成为了胆囊结石、息肉患者的另一良好选择,目前保胆取石复发率在2%之下。需要注意的是术后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避免早上不吃早餐等。专家简介孙元水
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胃癌、小肠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等消化道肿瘤以规范化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特别在胃、结直肠、胰腺、肝脏肿瘤的微创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完成手术千余台,疗效达国内领先水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营养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张竝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教授。擅长肝胆、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治,特别在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治疗肝脏肿瘤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近年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一次,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2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
应学清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擅长腹腔镜胆道和腹壁疝手术、肝胆胰及胃肠道肿瘤的根治术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循证医学学组委员,曾在国内多所著名医疗机构研修学习。
詹卫华
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肝胆,胃癌、结直肠癌诊治,以及腹腔镜腹股沟疝(TEP、TAPP)、脐疝、切口疝及造口旁疝等疝修补术。
陈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擅长肝胆胰疾病和腹股沟疝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及快速康复。浙江省医学会ERAS分会青年委员。目前主要从事肝胆外科的临床工作,发表一、二级临床文章6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主持卫生厅课题一项。
来源:肝胆外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