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执医实践技能考试还有:天
距离执医综合考试还有:天
胆道疾病
解剖
(一)胆囊与肝外胆管的解剖
1.胆总管解剖: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直径超过1cm有病理意义。
2.胆囊:分底、体、颈三部分。颈上部呈囊性扩大,称Hartmann袋,胆囊结石常嵌顿此处。
3.Calot三角:它是由胆囊管、肝总管及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域,胆囊动脉和可能存在副肝管穿行其间,是胆道手术易发生误伤的区域。
4.血管与神经:胆总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胆囊动脉来自肝右动脉。
5.Vater(乏特)壶腹:胆总管在进入十二指肠前,局部扩张,形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壶腹周围的环形平滑肌围绕,称Oddi(奥迪)括约肌,它能自主舒缩,对控制胆总管开口和防止十二指肠液的反流起重要作用。
考点16胆囊炎和胆囊结石
题眼:胆绞痛(向右肩部和背部放射)胆囊结石进油腻食物后加重
右上腹绞痛+Murphy征阳性胆囊炎饱餐、油腻后加重
胆囊炎和胆囊结石考点
1.诊断:首选B超,确诊率96%。胆囊炎---双边征胆囊结石---强回声伴声影
2.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穿孔坏疽(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3.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首选方法。
适应症:
①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
②结石≥3cm;
③合并瓷化胆囊;
④合并糖尿病在病情被控制时;
⑤合并心肺功能障碍。
胆总管探查术指征
①胆总管结石,梗阻性*疸;反复发作胰腺炎;
②胆总管扩张、胆管穿刺出脓性、血性胆汁或泥沙样胆色素颗粒.
考点17肝外胆管结石
题眼:夏科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疸
按时间顺序:痛热*
肝外胆管结石考点:
1.诊断:实验室检查:尿胆原降低。
首选确诊:B超
2.治疗(首选手术)
(1)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首选。
(2)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泥沙样结石、有结石残留或结石复发者常用。胆总管空肠Y型吻合术利用空肠与胆总管吻合。
(3)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适于数量较少和直径较小的胆总管下段结石。直径lcm
以内的结石可经EPT或EST取出。
(4)围手术期处理:
①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若感染无法控制,可以急诊手术。
②术前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疸及凝血机制障碍者需注射维K;
③T管引流平均每天-ml,超过则代表胆总管下端梗阻。
④术后胆道造影:术后造影后未见结石,开放胶质T管引流24h以上;如造影后结石有残留需保持T管6周以上。
考点1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AOSC的考点
1.病因:胆管结石最常见。
2.临床表现
1)发病急骤,进展快。夏科三联症+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称为Reynolds(雷洛)五联征。
2)实验室检查: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脉搏大于次/分;白细胞大于20X/L;
血小板降低(10-20x/L)。
3.诊断首选:B超。
4.治疗
(1)治疗原则: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
(2)常用:胆总管切开减压加T管引流术:术后拔管最短为术后14天。术后并发症:多发性肝脓肿。
考点19胆管癌
胆囊肿大——中下段胆管癌
胆囊不可触及——肝门部胆管癌
诊断:首选B超
治疗:手术治疗
考点20急性胰腺炎
题眼:腹痛+腰背部呈带状放射+血清淀粉酶异常
1.病因
(1)胆道疾病:是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最主要为胆石症。
(2)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常见诱因。
(3)药物:硫唑嘌呤,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四环素,磺胺等。
2.机制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过程,最先激活是胰蛋白酶原。
①磷脂酶A:胰腺坏死。
②激肽酶:微循环障碍、休克及剧烈的内脏疼痛。
③弹力蛋白酶:胰腺出血和血栓形成。
④脂肪酶:参与胰腺及周围脂肪坏死和液化过程。口诀:爱死白雪太羞涩。
3.分型
(1)水肿型(最常见):胰腺肿大,间质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
核心:无明显实质坏死、出血。
(2)出血坏死型(重症胰腺炎):胰腺组织坏死、血管出血坏死。
特征:休克症状、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血钙显著下降2mmol/L以下、血糖11.2m
mol/L(无糖尿病史)、腹腔诊断穿刺出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钙皂斑、可并发脓肿,假性囊肿和瘘管形成。
4.胰腺炎的并发症
(1)全身症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糖尿病。
(2)局部并发症:①胰腺脓肿:高热、肿痛、出现上腹肿块和中*症状。
②假性囊肿:没有高热,胰腺周围的渗液被纤维组织包裹而成。
(3)辅助检查
①淀粉酶:
a.血清淀粉酶:淀粉酶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确诊为本病,在起病后6-12(8版2-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正常值40-U/dl(Somogyi法,超过U/dl提示胰腺炎)
b.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发病12~2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胰源性胸水和腹水中的淀粉酶值亦明显增高。
②血清脂肪酶测定:在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发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有诊断价值。
③血钙:血钙减低约见于25%的急性胰腺炎,如低于1.5mmol/L则为预后不良征兆。血钙减低对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很重要的诊断意义。
④影像学检查
a.腹部B超应作为常规影像学检查的初筛检查。
b.增强CT是敏感的确认胰腺炎的方法。增强CT是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检查方法。
5.内科治疗
(1)禁食和胃肠减压;
(2)抗菌药:
①胰腺渗透较好的:亚胺培南、喹诺酮,并联合应用对厌氧有效的甲硝唑;
②对肠道移位细菌(大肠杆菌、假单胞、金葡菌)敏感的抗生素,以及2,3代头孢也可使用。
(3)解痉镇痛:选用阿托品、普鲁卡因。前提是诊断明确。禁用吗啡,因为吗啡可以引起奥迪括约肌痉挛收缩,但胆道排空受阻,加重胰腺炎的病情。
(4)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伴有休克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
(5)抑制胰腺活性:也只用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早期。选用生长抑素,如抑肽酶。
6.外科治疗
适应证:
①不能排除其他急腹症
②继发性的胰腺感染、脓肿
③经合理支持治疗,而临床症状继续恶化;
④爆发性胰腺炎经短期(24h)多器官功能衰竭不能纠正;
⑤合并胆道疾病;
⑥肠瘘或者胰腺假性囊肿。
手术方式:坏死组织清除加引流术。对于有胆道结石梗阻、感染的病人,应在72h内手术。
MMU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