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多学科会诊期普外科
TUhjnbcbe - 2021/5/16 17:59:00
            年8月5日,医院普外科针对一名乙状结肠癌患者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参加此次会诊的有副院长张海龙(副主任中医师)、普外科主任李伟(副主任中医师)、手麻科主任程国强(主治医师)、放射科副主任高梅娟(主治医师)、医务科科员杨亚丽及外科全体医生。李文光住院医师汇报病例:患者主因黑便1月余伴乏力、食欲不振加重7天入院。既往反复脑梗塞病史多年,脑出血后遗症病史6年。查体:神清合作,皮肤无*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无抵抗,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异常蠕动波,腹软,左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结肠镜:乙、降结肠交界见不规则隆起肿物,触及易出血,管腔狭窄,镜身未通过。病理:(乙状结肠)腺癌。胸腹部增强CT:降结肠占位性病变,符合结肠癌表现。肝内多发小囊肿。胆囊增大,胆囊结石。前列腺增大。左肺上叶下舌段慢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彩超示:双侧颈动脉多发斑块,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管腔狭窄(70%-99%);头颅CT示:脑内多发梗塞、软化灶,老年性脑改变;头颅CT示:脑内多发梗塞、软化灶老年性脑改变;血常规:白细胞6.01×10^9L,血红蛋白87.0gL,血小板.0×10^9/L↑;D-二聚体1.30mg/L↑;肝功能:血清总蛋白57.4g/L↓,血清白蛋白31.6g/L,前白蛋白75.0mg/L↓;肾功能、凝血、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目前诊断:1.乙状结肠癌(cT3N1MO);2.贫血;3.低蛋白血症;4.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5.白细胞减少症;6.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7.动脉硬化;8.心脏瓣膜病;9.肺动脉高压。高梅娟主治医师示:乙状结肠冗长,病变呈肿块型,范围大于10cm,明显强化,管腔狭窄,边界不清,影像学分期在T3之上,周围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此患者肝内多发囊肿,呈胆树样分布,需与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鉴别;肝门区、双肺、纵膈均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见多发梗塞软化灶,脑萎缩。程国强主治医师示:患者年龄偏大,心肺肾等脏器功能尚可,主要风险仍在于脑血管,尤其是麻醉前诱导、插管、苏醒过程中血压的波动,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极高,术前肠道准备的同时,要注意补液,避免低血容量,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维持灌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刘学平主治医师示:此患者高龄,脑血管病史多年,右侧颈动脉(70%-99%)重度狭窄,D-2聚体偏高,常吸烟,平素未进行二级预防(抗血小板、降脂等),脑血管疾病风险极高;围手术期应注意容量管理,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低灌注,同时要预防心衰,定期复查BNP。李伟副主任中医师示,该患者老年男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乙状结肠癌(cT3N1M0),术前检查提示:1.病变占管腔一周,已形成梗阻,导致营养状况下降,且存在出血倾向,已导致贫血,非手术不能解决;2.心肺肾功能尚可,但脑血管状况不佳,无绝对手术禁忌症,应行手术治疗。医务科杨亚丽再次强调了MDT及疑难病例术前讨论的重要性,从医疗纠纷的角度阐述了沟通艺术的关键性,同时对术前诊断、肿瘤患者的TNM分期、术中不可预料情况的评估提出了更严谨的要求。张海龙副主任中医师总结发言:1该患者诊断明确,应行手术治疗,但患者年龄大,脑血管状况极差,存在相对手术禁忌症,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2.若选择手术治疗,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尽量减少术中风险,围手术期严格按照指南要求给予抗凝治疗;3.术前再次给予悬浮红细胞、白蛋白静点,充分纠正营养状况,依据ERAS快速康复要求,术后除充分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外,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并与麻醉科沟通,缩短术前、术后禁食水时间,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图文:李文光

编审:樊安利

签发:张利*

温馨提示

医院

市级文明单位

医院

医院

医院

河北省中医药先进单位

医院

医院

医院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医德医风建设示范单位

城乡居民患者起付线直降元

城乡居民患者报销*策

医院级别

起付线

报销起付线直降元

医院

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学科会诊期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