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经上四个穴位,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
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因为,有的穴位会像您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
穴位中称:大敦(井木穴)
“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中医讲肝藏血,所以肝经上的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经过多等。处理大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艾灸。
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病:大敦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古代的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
大敦穴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同时,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疗和保健要穴。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
穴位名称:太冲(俞木穴)
肝脏排*的要穴:揉按太冲穴,同时太冲穴也是肝经上治疗疾病种类最多的穴位,几乎所有疾病揉按太冲都有一定的效果。诸病寻它皆有效,没事常揉体自安。
穴位位置:在行间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结合部的凹陷中。
独特功能:肝为人体异常重要的器官,而太冲官尤如保肝护肝的将*,时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当我们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当我们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当我们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当我们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
主治疾病: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太冲穴同时也是治疗失眠的最佳穴位。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发烧上火,太冲能去热;身体虚寒,太冲可增温;月经不调,太冲善调理;阳瘘遗精,太冲能改善。慢性肝病的调理,太冲也是首选,同时还治咳喘、感冒和各种炎症。
特效人群: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有泪往肚子里咽的人,还有那些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
使用体会:揉太冲穴,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很多女性月经总是提前或者延长,老没规律,月经的颜色深红,而且莫名发热,经前几天特别烦躁不安,想发脾气。这是因为肝脏的问题,肝有热所致。治疗方法点揉太冲穴,每次3-5分钟,时间是在经期来临之前天。
穴位名称:行间(荥火穴)
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揉行间穴。
穴位位置:在脚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的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
主治疾病:“荥主身热”,行间属火,行间是散心火的,为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的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对痛风引起的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使用体会:施压,会强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则用香烟或艾柱每天炙20次。
注意:揉的时候要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可千万别揉反了。
穴位名称:中封穴(经金穴)
中指“中焦”(因肝在中焦位置),封指“封藏”,要封藏什么呢,当然要封人体精血,使之不致轻易耗伤。肝藏血,肾藏精,许多人长年遗精,吃诸多补肾、固涩之药而无效。原因是不知补肾亦当补肝,但自古皆言“肝不受补”。
穴位功能:“中封”是保养人体精血之要穴,为肝经金穴,金能克木(克在此处为约束),所以此穴能够抑制肝火过旺。金有肃降之性,故此穴可能利小便。“溺窍开则精窍闭”,正是固精之妙法。
穴位位置:在足内踝前一寸。
主治疾病:泄肝火、固精﹔善治脚软无力,步履艰难之症,配合足三里,效果更佳。《医宗金鉴》“中封主治遗精病,三里合炙步履艰。”
有行气降逆作用的穴位如下:
水穴
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艾炷灸3~5壮,温和灸5~10分钟。配伍:扶突配天突、水突、合谷治瘿气。扶突配太溪、天突治喉鸣。扶突配合谷、颊车、外关,治痄腮、暴忤气哽。扶突配天突、天溪,有行气利咽喉作用,治咽喉病。扶突配天突、合谷,治咳喘。扶突配大椎、合谷,有清热利咽作用,主治暴喑,咽喉肿痛。文献摘要:《*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暴喑气梗,取扶突与舌本出血。《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鸣...
扶突
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艾炷灸3~5壮,温和灸5~10分钟。配伍:扶突配天突、水突、合谷治瘿气。扶突配太溪、天突治喉鸣。扶突配合谷、颊车、外关,治痄腮、暴忤气哽。扶突配天突、天溪,有行气利咽喉作用,治咽喉病。扶突配天突、合谷,治咳喘。扶突配大椎、合谷,有清热利咽作用,主治暴喑,咽喉肿痛。特效按摩:食指和中指并拢,以指腹按压扶突穴,每次左右各按压3分钟,可缓解咳嗽气喘。文献摘要:《*...
曲泽
皮肤→皮下组织→旋前圆肌→肱肌。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和肱动脉分布。布有正中神经本干和肱动、静脉。曲泽穴的功效与作用:曲泽穴具有清暑泄热,和胃降逆,清热解*的功效。曲泽穴有通心气、调肠腑、泄血热的作用。曲泽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心包为心之外围,具有替心受邪,代心行令之功,故可治疗心痛、心悸。心包与三焦相表里,曲泽属合穴,善治“逆气而泻”,...
腹结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动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腹结穴的功效与作用:腹结有理气散结的作用。腹结有健脾温中,宣通降逆的作用。腹结穴与足阳明胃经的外陵临近。当小腹用力时,外陵处肌肉与腹结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由此可知: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腹结所治之气痛为同一道理。腹结穴有理气活血、行郁破结之功...
阳窟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动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腹结穴的功效与作用:腹结有理气散结的作用。腹结有健脾温中,宣通降逆的作用。腹结穴与足阳明胃经的外陵临近。当小腹用力时,外陵处肌肉与腹结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由此可知: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腹结所治之气痛为同一道理。腹结穴有理气活血、行郁破结之功...
长窟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动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腹结穴的功效与作用:腹结有理气散结的作用。腹结有健脾温中,宣通降逆的作用。腹结穴与足阳明胃经的外陵临近。当小腹用力时,外陵处肌肉与腹结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由此可知: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腹结所治之气痛为同一道理。腹结穴有理气活血、行郁破结之功...
肠窝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动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腹结穴的功效与作用:腹结有理气散结的作用。腹结有健脾温中,宣通降逆的作用。腹结穴与足阳明胃经的外陵临近。当小腹用力时,外陵处肌肉与腹结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由此可知: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腹结所治之气痛为同一道理。腹结穴有理气活血、行郁破结之功...
腹屈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动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腹结穴的功效与作用:腹结有理气散结的作用。腹结有健脾温中,宣通降逆的作用。腹结穴与足阳明胃经的外陵临近。当小腹用力时,外陵处肌肉与腹结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由此可知: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腹结所治之气痛为同一道理。腹结穴有理气活血、行郁破结之功...
肠窟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动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腹结穴的功效与作用:腹结有理气散结的作用。腹结有健脾温中,宣通降逆的作用。腹结穴与足阳明胃经的外陵临近。当小腹用力时,外陵处肌肉与腹结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由此可知: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腹结所治之气痛为同一道理。腹结穴有理气活血、行郁破结之功...
肠结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动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腹结穴的功效与作用:腹结有理气散结的作用。腹结有健脾温中,宣通降逆的作用。腹结穴与足阳明胃经的外陵临近。当小腹用力时,外陵处肌肉与腹结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由此可知: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腹结所治之气痛为同一道理。腹结穴有理气活血、行郁破结之功...
临窟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动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腹结穴的功效与作用:腹结有理气散结的作用。腹结有健脾温中,宣通降逆的作用。腹结穴与足阳明胃经的外陵临近。当小腹用力时,外陵处肌肉与腹结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由此可知: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腹结所治之气痛为同一道理。腹结穴有理气活血、行郁破结之功...
肠屈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第11肋间神经、动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腹结穴的功效与作用:腹结有理气散结的作用。腹结有健脾温中,宣通降逆的作用。腹结穴与足阳明胃经的外陵临近。当小腹用力时,外陵处肌肉与腹结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由此可知: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腹结所治之气痛为同一道理。腹结穴有理气活血、行郁破结之功...
阴俞
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4和第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厥阴俞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厥阴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之处,内通于心包之气,心包为心之围外,代心受邪,也主神志,故和心俞同时配伍...
阙俞
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4和第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厥俞穴的功效与作用: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厥阴俞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厥阴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之处,内通于心包之气,心包为心之围外,代心受邪,也主神志,故和心俞同时配伍...
心包俞
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4和第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心包俞穴的功效与作用: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厥阴俞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厥阴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之处,内通于心包之气,心包为心之围外,代心受邪,也主神志,故和心俞同时配...
厥阴俞
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4和第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厥阴俞穴的功效与作用: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厥阴俞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厥阴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之处,内通于心包之气,心包为心之围外,代心受邪,也主神志,故和心俞同时配...
有行气作用的穴位如下:
玉堂
平刺0.3~0.5寸。平刺0.3~0.5寸,局部沉胀。灸法:可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玉堂穴的配伍:玉堂穴配肺俞、孔最治支气管哮喘。玉堂穴配上脘、不容、膈俞治疗咯痰。玉堂配紫宫,有行气通经的作用,主治胸膺疼痛,咳嗽。玉堂配幽门,有宽中利气降逆止呕的作用,主治烦心呕吐,胸脘满胀。玉堂配幽门,治烦心呕吐。玉堂配膻中、列缺、尺泽,治咳喘。玉堂配巨阙、郄门,治胸痛。玉堂配天突、廉泉,治喉...
秩边
可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艾炷灸或温针灸7~9壮,艾条灸10~20分钟。艾灸秩边穴,每次灸10~15分钟,可治小便不利、便秘、痔疮、膀胱炎等病。秩边穴的配伍:秩边配阳陵泉、委中,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秩边配支沟、承山,有疏调三焦肠腑的作用,主治大小便不利。秩边配曲泉、阴廉,有疏肝胆,清湿热,理下焦的作用,主治阴痛,睾丸炎。秩边配肾俞、关元、足三里,治阳痿。秩边...
颅息
角孙、太阳、合谷治视网膜出血。颅息配中渚、外关,治耳鸣、耳聋。颅息配太阳、百会,治头痛。颅息配内关、神门,治瘛疭。颅息配听宫、听会、中渚,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颅息配人中、中冲、合谷,有泄热镇惊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痫。特效按摩:将食指和中指贴于耳后根处按摩1~3分钟,可治头痛、耳呜、耳聋、中耳炎等症。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身热...
颅顖
角孙、太阳、合谷治视网膜出血。颅息配中渚、外关,治耳鸣、耳聋。颅息配太阳、百会,治头痛。颅息配内关、神门,治瘛疭。颅息配听宫、听会、中渚,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颅息配人中、中冲、合谷,有泄热镇惊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痫。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小儿痫喘不得息,颅息主之。《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
颅囟
角孙、太阳、合谷治视网膜出血。颅息配中渚、外关,治耳鸣、耳聋。颅息配太阳、百会,治头痛。颅息配内关、神门,治瘛疭。颅息配听宫、听会、中渚,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颅息配人中、中冲、合谷,有泄热镇惊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痫。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小儿痫喘不得息,颅息主之。《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
阴郄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癫痫;五官科系统疾病:鼻出血,急性舌骨肌麻痹;其它:胃出血,心绞痛,肺结核,子宫内膜炎。刺灸法:刺法:一般直刺0.2~0.5寸。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可循经下行至环指和小指,或循经上行至前臂、肘窝,上臂内侧,有患者针感还可传向胸部。注意:针刺时避开尺尺侧动、静脉。灸法:可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1~3壮,艾条灸10~15分钟。配伍:...
气海
艾炷灸3~7壮;温灸10~30分钟。强身保健可采用瘢痕灸。用艾条温和灸气海,每次10~15分钟,可治月经不调、痛经、腹泻、消化不良等。《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气海穴的配伍:气海配血海,有补气养血,行气活血,通经散瘀的作用,主治小腹痞块,五淋,经闭不通。气海配小肠俞,有行气化浊的作用,主治带下,淋浊。气海配大敦、阴谷、太冲、然谷、三阴交、中极,有行气通经,养阴清热的作用,主治痛经,血崩,血淋。气海...
元见
见穴的功效与作用: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作用。膻中穴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又是心包募穴,位于胸部,邻近心肺,因此具有宽胸理气、调理心肺、行气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肺及胸部病。膻中穴近于乳房,对局部有行气、活血、通络之功,故可治疗乳汁不足和乳痈。膻中穴治疗气机郁滞所致胸闷、胸痛效果为佳。针刺时,若属上胸痛,针刺膻中透华盖;属下胸痛,针刺膻中透中庭;属胸痛,针刺膻中透...
元儿
元儿穴的功效与作用: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作用。膻中穴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又是心包募穴,位于胸部,邻近心肺,因此具有宽胸理气、调理心肺、行气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肺及胸部病。膻中穴近于乳房,对局部有行气、活血、通络之功,故可治疗乳汁不足和乳痈。膻中穴治疗气机郁滞所致胸闷、胸痛效果为佳。针刺时,若属上胸痛,针刺膻中透华盖;属下胸痛,针刺膻中透中庭;属胸痛,针刺膻中透...
元沉
沉穴的功效与作用: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作用。膻中穴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又是心包募穴,位于胸部,邻近心肺,因此具有宽胸理气、调理心肺、行气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肺及胸部病。膻中穴近于乳房,对局部有行气、活血、通络之功,故可治疗乳汁不足和乳痈。膻中穴治疗气机郁滞所致胸闷、胸痛效果为佳。针刺时,若属上胸痛,针刺膻中透华盖;属下胸痛,针刺膻中透中庭;属胸痛,针刺膻中透...
头冲
不可举。臂臑配曲池、天宗、肩髃,治上肢不遂。臂臑配手五里治瘰疬。臂臑配睛明、承泣治眼病。臂臑配太阳、耳尖放血治急性结膜炎。臂臑配合谷、光明、二间,治目疾。臂臑配强间,有行气缓筋,活络止痛作用,主治颈项强。臂臑配手三里、大迎,有豁痰行瘀,温经散结作用,主治颈部淋巴结核。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寒热,颈疬,肩臂不可举,臂臑俞主之。《类经图翼》:臂痛无力,寒热瘰疬,颈项拘急。《针灸大成》:主寒热,臂痛...
膻中
中穴的功效与作用: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作用。膻中穴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又是心包募穴,位于胸部,邻近心肺,因此具有宽胸理气、调理心肺、行气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肺及胸部病。膻中穴近于乳房,对局部有行气、活血、通络之功,故可治疗乳汁不足和乳痈。膻中穴治疗气机郁滞所致胸闷、胸痛效果为佳。针刺时,若属上胸痛,针刺膻中透华盖;属下胸痛,针刺膻中透中庭;属胸痛,针刺膻中透...
胸堂
中穴的功效与作用: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作用。膻中穴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又是心包募穴,位于胸部,邻近心肺,因此具有宽胸理气、调理心肺、行气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肺及胸部病。膻中穴近于乳房,对局部有行气、活血、通络之功,故可治疗乳汁不足和乳痈。膻中穴治疗气机郁滞所致胸闷、胸痛效果为佳。针刺时,若属上胸痛,针刺膻中透华盖;属下胸痛,针刺膻中透中庭;属胸痛,针刺膻中透...
别阳
不可举。臂臑配曲池、天宗、肩髃,治上肢不遂。臂臑配手五里治瘰疬。臂臑配睛明、承泣治眼病。臂臑配太阳、耳尖放血治急性结膜炎。臂臑配合谷、光明、二间,治目疾。臂臑配强间,有行气缓筋,活络止痛作用,主治颈项强。臂臑配手三里、大迎,有豁痰行瘀,温经散结作用,主治颈部淋巴结核。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寒热,颈疬,肩臂不可举,臂臑俞主之。《类经图翼》:臂痛无力,寒热瘰疬,颈项拘急。《针灸大成》:主寒热,臂痛...
少阴郄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癫痫;五官科系统疾病:鼻出血,急性舌骨肌麻痹;其它:胃出血,心绞痛,肺结核,子宫内膜炎。刺灸法:刺法:一般直刺0.2~0.5寸。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可循经下行至环指和小指,或循经上行至前臂、肘窝,上臂内侧,有患者针感还可传向胸部。注意:针刺时避开尺尺侧动、静脉。灸法:可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1~3壮,艾条灸10~15分钟。配伍:...
手少阴郄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癫痫;五官科系统疾病:鼻出血,急性舌骨肌麻痹;其它:胃出血,心绞痛,肺结核,子宫内膜炎。刺灸法:刺法:一般直刺0.2~0.5寸。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可循经下行至环指和小指,或循经上行至前臂、肘窝,上臂内侧,有患者针感还可传向胸部。注意:针刺时避开尺尺侧动、静脉。灸法:可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1~3壮,艾条灸10~15分钟。配伍:...
血液流通不,体内瘀血阻滞
体内瘀血阻滞常表现为身体特定部位的疼痛,痛处固定,以刺痛为主。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胸痛、胸闷、心悸;肢体发凉、麻木、疼痛;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
在体征上可见面色发黑、没有光泽;口唇、舌头颜色紫暗;皮肤干枯、粗糙、脱屑、瘙痒;体内有肿块,疼痛且长期不能缓解。
对于瘀血体质的人,要尽早引起重视。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须调节饮食,加强锻炼,控制危险因素,防止进一步发展。
因此,按摩5个穴位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
三阴交
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沿内踝尖直下3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对不孕、痤疮、脱发、脂溢性皮炎、黑变病有效。
直刺1~1.5寸。可灸。
血海
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6~7毫米处。
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长,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调和气血、散风祛湿,适用于湿疹、荨麻疹、蝴蝶斑、斑秃、面部色素沉着。
可直刺0.8~1.5寸,可灸。
合谷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取穴时,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
疏风清热,能通络,润面泽颜,对头面五官疾患、痤疮、荨麻伴侣、风疹有效。
曲池
位于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时,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祛风解表、调和营卫、除疹止痒,可用于瘾疹、脂溢性皮炎、荨麻疹、痤疮。
直刺0.8~1.5寸,可灸。若治荨麻疹,配伍足三里、隔腧、血海效果更好。
足三里
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处开1横指。
取穴时,正坐或仰卧屈膝、于犊鼻穴直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
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健体美容,对虚劳羸瘦、面部皱纹、面色萎*、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直刺0.5~2寸,可灸。若配曲池可治荨麻疹。
每天逆向按摩腿部可疏通整个腿脚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有效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使四肢协调能力增强,减少老人跌伤的几率。
逆向按摩
方法:每天早上起床后,先适当做些保健操,活动一下四肢,再坐在凳子上,用双手握住右脚脚腕,然后同时往上揉搓,按摩20下后,再按摩左腿。
也可用单手反向揉搓手臂,从手腕处向肩颈部缓慢揉搓20次。
注意事项: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皱为宜;
按摩前先活动四肢,使机体做好准备;
有骨髓炎、严重心脏病、肝病、肾病及肺病的人都不适合逆向按摩。
中医“行气活血”5穴
心俞穴:强化心脏泵血能力,让血液行之有力。
心脏是人体血液唯一“输出泵”,刺激心俞穴让心脏泵出有力,清心理气,增强心脏机能,活血以止心痛,缓解动脉硬化。
少海穴:行气活血,宁静心脏
人体气短常见表现为心神不安,少海是心经的合穴,有强行气的作用,能消结散淤破解拥堵,达到治疗“心脏经脉病”的目的。
太渊穴:补气提神,治疗气喘的要穴
人类大多以肉为食,如果肉食者常缺乏体育锻炼,肉中之*积聚增多可堵塞在血液中,造成血液不畅,气喘因此而生。
太渊穴可按摩也可“药敷”。建议买来大蒜后捣烂,置于布料上直接敷于该穴位,次日气喘的症状可除。
涌泉穴:行气养生“重镇穴”
足底涌泉穴是肾气的“开关穴”,打开后肾气如同泉水般涌出,故名涌泉穴。按摩后肾精借助肾气推动让水谷之精传达至身体各处,滋补人体各器官。
足三里穴:行气活血,主引血下行
血液只在人体上方运转,下肢缺血容易导致下肢冰冷甚至坏死,这种情况常见于动脉硬化伴有高血压症状的老人家,总说脚冷,行走无力,其实就是因为血不下注的原因导致。按摩足三里穴可通经活络,引血下行,让腿部足部血液充盈,最终让全身血液流动通畅。所以说该穴亦是长寿穴,适合养生之用。
十大补气穴位
一:脾腧穴
脾腧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中的穴位,位于人体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脾腧穴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你们看,脾是脾脏,这说明这个穴位一定与脾脏有很大关系,一个与脾有很大关系的穴位为什么会跑到膀胱经上去了呢?如果我们弄懂了“腧”字的含义,也就明白了,“腧”通“输”,意思就是运送。“脾腧”的意思就是将脾脏湿热之气向外输送入膀胱经。膀胱经就像汽车的散热器,人体内的外散之热沿着它上行,冷降之液顺着它下行。人感冒发热了,多喝水多排尿,就会好起来,其原因就是体内之热顺着膀胱经散了出去。
“脾腧穴”是专门负责外散脾脏湿热之气的。下文我们要说脾有四怕,怕湿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脾脏中的湿热之气散不出去,脾的功能就会受损,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一受损,气血就会虚弱。所以,脾腧穴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补气穴位之一。
脾腧穴就像铁路线上的一个大枢纽,这个枢纽不通畅,整条铁路就会瘫痪,脾脏内的湿热之气运送不出去,时间一长,整个人都会出毛病。那么,如何保证脾腧穴的功能正常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勤按摩、勤拔罐、勤艾灸。根据季节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要有所区别。早春和晚秋最好采用拔罐;夏末和冬季则用艾灸比较好。夏冬两季进行艾灸不但可以温补脾气,还能祛湿。如果平常在家不方便拔罐和艾灸,那就选择按摩的方法,不但简单易行,还能取得同样的疗效。
二:足三里穴
中医认为,人体最多气多血的经络是胃经,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刺激足三里穴,可以激发气血的生化与运行。
《*帝内经》中说:“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在人体的多个穴位中,具有保健养生作用的首推足三里穴,因此它也被人们称为“保健穴”和“长寿穴”。此穴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祛病延年的功效。经常按压足三里穴能调节胃液分泌,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民间一直流传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可见足三里对于强壮身体有多重要。针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它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并且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我教大家几个简便易行的按摩方法,每天坚持按摩,可以防病健身,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指凹陷处便是。
按足三里: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两侧同时操作。首先,按住几秒后迅速松开;然后再按住缓缓加力,再迅速松开,松开时,手指不离皮肤,依次操作5分钟。注意,每次按压时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揉足三里:用大拇指或中指揉两侧足三里穴。两手按住两侧穴位,朝同一方向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转36圈后,再朝反方向转动。注意揉动不能太快,保持呼吸均匀和缓,两手手指要带动皮肉,不摩擦表面的皮肤。
熨足三里:将两手掌心搓热,并迅速分别贴在两侧的足三里穴上。停留5~6秒,两手沿上下方向擦动,操作5分钟左右,这时小腿应感觉热乎乎的,如果觉得热感不够,可以加长操作时间。用此方法锻炼2~3周胃肠功能就会增强,不但可以改善睡眠状况,还能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很多慢性病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对于体形较胖,体内寒湿或痰湿较重的人,最合适的办法是用艾灸灸足三里,每次15分钟,一天1~2次即可,如果采取隔姜灸更好,不易烫伤。一般捏取5~7个艾柱就可以了。
我的太医院的内科主任医师,退休以前工作特别忙。有一天,她刚刚风尘仆仆地出差回来,就遇到了重病号,她急着去做会诊,抓起桌子上的矿泉水就喝了几口。这下好了,三五分钟之后肚子就开始痛起来,坚持到会诊完,把任务交付给当班医生,才回家。回到家里以后,我就看她脸色发白,腰有点弯着,一问是肚子疼,就叫她赶紧坐下来,帮她把裤脚卷起来,按摩足三里,先按左边,再按右边。用力按穴位,她会觉得特别疼,而且酸胀,其实对一般人来说,按准穴位的那种痛感是难以忍受的,不过一旦你有这种比瘙痒和疼痛都难受的感觉,那说明穴位是找对了。就这样按摩了15分钟,她的肚子有很轻的水动的声音,类似于饥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的声音。这时,她的表情已明显放松下来,肚子也不怎么痛了。
三:膻中穴
膻中穴是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如果你有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症状,只要按摩膻中穴,就能立刻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一天半夜,我们家楼下邻居老张的气喘病犯了,他的儿子跑来找我去给看看,我到他家时,他因为剧烈而连续性的咳嗽而呼吸急促,脸色煞白。如果再不赶紧采取点措施,人就有危险了,于是,我赶快在他的胸前找准膻中穴,有节奏地点按了几十次,再配合按摩肺腧穴、内关穴等几个穴位。几分钟后,他的气喘终于平息下来,人也慢慢缓过气来了。其实,老张患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再加上他的烟瘾特别大,所以经常会犯病。而点按膻中穴,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气喘,宽胸顺气,改善不适症状。
对肝病患者来说,经常按摩此穴,更有奇效。
膻中穴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效呢?膻中穴应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穴位,它位于人体胸部的正中线上,在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属于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帝内经》说“膻中者,为气之海”,“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即膻中穴是容纳一身之气的大海。所以,按摩此穴,可以打开“气闸”,让全身之气通行无阻。遇到不开心的事,多按摩此穴,也能让低落的情绪变得正常起来。如果你情绪不好,气下不能达于足,上不能传于头,全身上下气机不畅,当然会觉得心烦意乱、胸闷不堪,此时,只要按摩膻中穴,自然能宽胸顺气,情绪也就变好了。
按摩膻中穴一般选用拇指或中指的指腹,力度以稍有疼痛感为宜。每次按摩10来秒即可,6次为1遍,一般每天按摩3~5遍。为了增强效果起见,按摩切忌用蛮力。体质好的朋友按摩时,用力可稍大些;体质不好的朋友,动作要轻柔些。
女性朋友按摩此穴,还具有一定的丰胸效果。生产后乳汁不足的,也可常按摩此穴位。
四: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腧穴中最下面的一个,是肾经的首穴。《*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发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各处。因此,涌泉穴具有益精补肾、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涌泉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位,能活跃肾经内气、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特别对于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无力、妇科病、失眠、嗜睡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畏冷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保健按摩疗法——“搓脚心”,实际上就是推搓涌泉穴的俗称。通过推搓涌泉穴,可以达到对肾、肾经及全身进行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的目的。有句俗话说得好:“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经常按摩涌泉穴对于老年人是特别有好处的,不仅可以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增强防病能力;还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五十余种疾病。我每天都坚持按摩涌泉穴,身体一直很健康,很少求医问药。
按摩涌泉穴的方法有很多,我现在教大家最简单有效的几种方法。
1.摩擦涌泉穴。端坐于椅子上,先将右脚架在左腿上,以右手握着脚趾,再用左手掌摩擦右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再将左脚架在右腿上,以左手掌摩擦右脚心的涌泉穴,也是摩擦到脚心发热为止。
2.浸泡涌泉穴。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浸泡双脚,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浸泡15~30分钟。
3.拍打涌泉穴。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手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拍到脚底有发热的感觉。
通过这几种方法刺激涌泉穴,可以促进人体内的气血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而且还能刺激大脑皮质神经,使人感到轻松舒适,有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的作用。
五:关元穴
关元穴在下腹部,肚脐直下三寸。三寸的取法并不是要用尺子量,而是用自己的手量。将拇指之外的四指并拢,以中指中间一道横纹为准,四指总共的宽度即为“三寸”。关元穴为任脉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三焦元气所发处,联系命门真阳,为阴中之阳穴。它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点按此穴可补摄下焦元气,扶助机体元阴元阳。它也是历代医家公认的强壮要穴,可以保健和延缓衰老。
按摩关元穴可以明显改善气虚体质。将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施压力,然后用交叉的双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中老年人如果想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应该常灸关元穴,借助火力,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培肾固本、调气回阳、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烤。艾条距离皮肤约2~3厘米,感觉皮肤温热但并不灼痛,每次灸15~30分钟,以灸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
六:气海穴
气海穴是补气的要穴。气海,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从而化为充盛之气,因此,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所以得名气海。
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是说气海穴具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的作用。
气海穴在肚脐直下大约一寸半,中医认为此处是人体之中央,是生气之源,人体的真气由此而生,所以对于阳气不足、生气乏源所导致的虚寒性疾病,气海穴往往具有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之功效。我们常说的下丹田,实际上就是指以气海穴为中心的一定区域。
《*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到邪,我们先来说湿邪,它常常在疾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内有了湿邪,就会阻滞气机,病症就会因此产生。而气海穴作为人体中阳气蒸发阴液的关键之处,对于湿邪为患、气机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如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疲、形体羸瘦、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具有良好的疗效。经常按摩气海穴,能使百体皆温、脏腑皆润,促进肠胃蠕动、气血顺畅,强化肝脏及消化道功能。
按摩的方法:先以右掌心紧贴气海穴,按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次。再以左掌心,按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次,动作要轻柔缓慢,按摩至有热感,你就能感觉到体内的气血顺畅,身体轻松。
七: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肾脏的元气居住的地方,因此太溪穴是一个大补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凡是由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痛、腰酸、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性功能减退、习惯性流产等,刺激该穴均可达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去医院体检,90%的人都患有慢性咽炎,常觉得咽喉干燥、肿痛,这就属于中医上讲“肾阴不足”引起的咽症。如果一边按揉太溪穴一边做吞咽动作,就可以补充肾气,病情当时就会有所缓解。
两年前我曾经治疗过一个病人,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同志,她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遗尿症。她最苦恼的是憋不住尿,只要活动幅度稍大,就会尿失禁,她甚至都不敢大声咳嗽,更不敢大声笑。诊断之后,我发现她是肾气虚弱导致无法固涩缩尿。我没给她开药,只是在她后背的肾腧穴上,左右各拔一个真空罐,同时按揉左右的太溪穴各10分钟,我让她回家后按此方法自己进行治疗,告诉她,只要坚持二十来天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结果,一个星期左右,她的肾腧穴就拔出了大水泡,而且太溪穴也被揉得肿痛。事实上,拔出的水泡,还有穴位的肿痛,都是疾病由内到外的一个过程。它说明身体的确有问题,但通过拔罐和按揉穴位,达到了一定的疗效。二十天后,她的遗尿症彻底好了,到现在也没有复发过。
工作了一天,很多人都觉得腰痛或者腰酸,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按摩太溪穴就好了,症状很快就能缓解。女性朋友容易手脚冰冷,每天晚上睡觉前刺激太溪穴,坚持一周时间,手脚就会变得暖暖的。
八: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因而百会穴是各经脉气会聚之处。其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如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就算是身体健康的人,经常按摩百会穴也能清神醒脑,增强记忆力。
对于很多受低血压困扰的患者,我常常劝说他们回家时自己按摩百会穴,以拇指指腹按摩,力度要适中,注意,按摩时不是用指力,而是呼气、沉肩、肩发力于臂而贯于指。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按摩20天左右就能见效。
九:肺腧穴
肺腧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主一身之气,腧,通“输”,有转输经气的意思。因此,肺腧穴就具有调补肺气,补虚清热的功效。它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及与气有关的疾病,比如说哮喘、咳嗽、呕沫、腰脊痛、癫疾、喉痹等疾病。
经常按摩肺腧穴,可以宽胸理气,降逆止咳。如果能同时按摩天突穴,对治疗连续咳嗽非常有效。用手掌根按揉左右侧肺腧穴各36次,36次为一遍,再用拇指肚向后按压天突穴36次,36次为一遍,一般施治3~5遍即可,或揉按至局部有酸胀感也可以。咳痰时也可以按摩肺腧穴,用手指强压此穴6秒钟左右,重复做3次即可。
每位女性都希望拥有白皙美丽的肌肤,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女性的脸上就常常出现一些雀斑、荞麦皮,为了去掉这些斑点,有些女性朋友用尽了各种方法,进美容院、进行激光祛斑、用高档化妆品,但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那么,应该怎么防治脸上的斑点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学会在肺腧穴上指压就行,简单、有效,而且绝对是免费的。
因为,中医有“肺主皮毛”一说,肺气得到调补以后,皮肤就会变得滋润,毛发也会变得有光泽。时间长了以后,的确有美容祛斑的作用。
方法如下:一面吐气一面用指头强压6秒钟,穴位在背部,如果不方便的话,可请他人协助。记住,每20次算一疗程,每日应做5疗程。
十:悬钟穴
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属足少阳胆经。悬钟又叫髓会和绝骨。顾名思义,它和骨、髓都关系密切,专管人体骨髓的汇集,对与骨和髓有关的疾病都有治疗作用。另外,它是会穴,会穴的特点就是一穴连着数条经络,地位至关重要。
老年人睡觉的时候特别容易落枕,一不小心就会落枕,好几天脖子都恢复不过来,脖子只能保持一个姿势,疼得寝食难安。因为老年人体弱,气血虚弱,一旦睡眠姿势不当,枕头过高或过低,造成颈部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拉伸状态,局部气血失于调和,寒邪乘虚而入,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影响代谢产物的排出,颈部肌肉便产生了痛感和僵硬感。而悬钟穴是治疗落枕最好的穴位。因为它主髓,而髓与骨相连,因此对气血虚弱和失调导致的落枕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落枕后只要用滚、揉、捏、推等手法给悬钟穴强有力的刺激,只需十来分钟,就能感到颈部变轻松了,如释重负。而且,经常轻轻敲打悬钟穴还有降血压的功效。
一说到补气,很多人自然就会想到人参。不错,人参的确堪称补气之王。中医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方子,叫独参汤。此方只有一味药——人参30克,辅料为30克红糖。记得很久以前,我还没进中南海的时候,某天,邻居家的老太太神色慌张地跑来叫我:“胡大夫,麻烦你去看看吧!”我问:“出什么事儿了?”老太太语无伦次地说:“儿媳妇晕过去了。”我到她家一看,儿媳妇躺在床上,面色苍白,人已经晕厥了。一家人哭作一团,束手无策。原来这家的儿媳妇产后失血过多,元气大伤。我叫老太太赶紧去我家拿人参,又找来红糖,熬了一碗独参汤。一碗参汤下去后,她慢慢苏醒过来,全家人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人参大补元气,回阳固脱,是药之极品。但人参并不是人人都适用。其实,我们身边许多物美价廉的食物都具有补气的功效。如何选择补气的食物呢?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秘诀,就是生长于水中的食物以及生在土里的食物多有补气的作用。因为这些食物吸收的地气最多。中医看待食物的方式与西医不一样,西医只会分析食物的成分,中医会去观察食物的性能。中医能根据食物的生长环境、生长时间和形状来判定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