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产品不讲品牌不讲公司
目前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足部发射区大致有60多个。每个反射区有什么作用?能调理治疗什么疾病?这里按照反射区的位置和操作的顺序划分为8个组,一个组一个组来了解。
第一组:足心部位的反射区
1、肾上腺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底第1、第2跖骨与跖趾关节所形成的足掌中央“人”字形交叉点略偏外侧处。
作用:一般用于消炎、止痛、退热、止喘、抗过敏、抗休克及风湿性关节炎、心律失常、肾上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减退及其他内分泌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2、肾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底第1、第2跖骨与跖趾关节所形成的足掌中央“人”字形交叉点后方陷凹处。
作用:加强肾及整个泌尿系统的功能,有助于对泌尿系统疾患以及水肿、风湿性关节炎、肾源性高血压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3、输尿管反射区
位置:双足底,肾反射区与膀胱反射区之间,呈斜线状的一个区域。
作用:有助于对输尿管本身疾患(炎症、结石等)及其他泌尿系统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4、膀胱反射区
位置:双足掌底面与足掌内侧的交界处,舟骨下方,拇展肌侧旁,足跟前方。
作用:有助于膀胱疾患(炎症、结石、肿瘤等)、其他泌尿系统疾患、前列腺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5、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底中心,大致呈一圆形区域。
作用:调节腹腔脏器的功能,对功能性胃肠病症状如腹胀、腹泻、胃肠痉挛、反酸、呃逆等有疗效。
第二组:足趾部位的反射区
1、额窦反射区
位置:双足底,各个足趾的趾端。
作用:有助于头痛、头晕、失眠,脑部及鼻、眼、耳、口腔等部位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2、垂体反射区
位置:双足底,拇趾趾腹的中央。
作用:有助于垂体本身功能失调造成的疾患(侏儒症、肥胖症、尿崩症等)及内分泌失调的治疗与保健。
3、小脑及脑干反射区
位置:双足底,拇趾趾腹根部外侧。
作用:有助于小脑萎缩或小脑及脑干的功能失常造成的疾患、肌腱关节疾患、平衡器官疾患、共济失调、血压不正常等的治疗与保健。
4、三叉神经反射区
位置:双足拇趾外侧。
作用:有助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或痉挛,腮腺炎及头面部其他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5、鼻反射区
位置:双足拇趾内侧面,自拇趾端向拇趾根部再延伸到拇趾背面趾甲的根部,呈“L”形的一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鼻部各种疾患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保健。
6、头部(大脑)反射区
位置:双足底,拇趾趾腹的全部。
作用:有助于脑出血、脑血栓及其后遗症,脑震荡,头痛,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神志不清,大脑萎缩及大脑功能失常造成的各种疾患,脑性偏瘫,帕金森病等的治疗与保健。
7、颈项反射区
位置:双足底,拇趾根部横纹处。
作用:有助于颈椎病,落枕,颈部软组织损伤等颈部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8、眼反射区
位置:双足第2趾与第3趾的底面与两个侧面。
作用:有助于眼部各种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9、耳反射区
位置:双足第4趾与第5趾的底面与两个侧面。
作用:有助于耳部各种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第三组:左足掌前部的反射区
1、甲状旁腺反射区
位置:双足掌内侧缘,拇趾根部的后方,第1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
作用:有助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缺钙症状如筋骨酸痛、手足麻痹或痉挛、指甲脆弱、骨质疏松、白内障等的治疗与保健;加强胃肠蠕动;癫痫发作时急救。
2、甲状腺反射区
位置:双足底,第1、第2趾间缝向后延伸,再转向内侧,呈弧形带状包围着第1跖骨小头。
作用:有助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及肥胖症等等的治疗与保健。
3、斜方肌反射区
位置:在双足底,第2、3、4、5趾的后方,成一横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颈项部及肩背部酸痛,落枕,上肢无力、酸痛及麻痹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4、肺及支气管反射区
位置:在双足底,斜方肌反射区的后方一横带状区域。自横带中部向第3趾延伸呈一竖条状区域,是支气管敏感带。
作用:有助于肺部及支气管疾患如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的治疗与保健。
5、心反射区
位置:左足底,第4、第5趾间缝垂直延长线与第5跖骨小头水平线的交点处。
作用:有助于心脏与循环系统疾患如心律失常、心前区疼痛、心肌炎、冠心病、血脂偏高、动脉硬化、高血压、低血压等的治疗与保健。
第四组:左足掌后半部的反射区
1、脾反射区
位置:位于左足底,第4、第5趾间缝垂直延长线上,心反射区向足跟方向约2横指处。
作用:除脾本身疾患外,常用于贫血、皮肤病、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发热、炎症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2、胃反射区
位置:双足底内侧第1跖骨小头的后方,前后宽度约为1横指的区域。
作用:有助于胃及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及胃下垂等的治疗与保健。
3、胰反射区
位置:双足底内侧,胃反射区的后方,前后宽度约为1横直的区域。
作用:有助于胰腺本身疾患(如胰腺炎等)及因胰腺功能不良而引起的疾患如糖尿病、消化不良等的治疗与保健。
4、十二指肠反射区
位置:双足底内侧,胰反射区的后方,前后宽度约为1横直的区域。
作用:有助于胃、十二指肠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5、小肠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底中部凹入区域,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反射区所包围。
作用:有助于消化系统疾患如胃肠胀气、腹痛、腹泻、急慢性肠炎等的治疗与保健。
6、横结肠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底中间,横越脚掌呈一横带状。
作用:有助于消化系统疾患如腹痛、腹泻、肠炎等的治疗与保健。
7、降结肠反射区
位置:位于左足底外侧,上接横结肠反射区,沿骰骨外缘下行,与足外侧线平行呈竖条状,止于足跟外侧前缘。
作用:有助于消化系统疾患如腹痛、腹泻、肠炎等的治疗与保健。
8、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
位置:位于左足底足跟前缘,呈一横带状。
作用:有助于乙状结肠及直肠疾患如炎症、便秘、息肉等的治疗与保健。
9、肛门反射区
位置:左足底内侧,足跟的前缘。
作用:有助于便秘、痔疮、肛瘘、直肠脱垂等的治疗与保健。
10、生殖腺反射区(位置之一)
位置:双足底,足跟中央处。
作用:有助于性功能低下,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等生殖系统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第五组:足内侧的反射区
1、颈椎反射区
位置:双足内侧缘,拇趾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
作用:有助于颈项酸痛,颈项僵硬,落枕及各种颈椎病变(包括骨质增生及因颈椎病引起的手麻、手痛等)的治疗与保健。
2、胸椎反射区
位置:位于足内侧缘从第1跖骨小头到第一跖骨粗隆处。
作用:有助于肩背酸痛及各种胸椎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3、腰椎反射区
位置:位于足内侧缘楔骨至舟骨的下方。前接胸椎反射区,后连骶骨及尾骨反射区。
作用:有助于急性腰扭伤、腰背酸痛、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及其他腰椎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4、骶骨及尾骨反射区
位置:位于腰椎反射区后方,双足内侧缘距骨下方到跟骨止。
作用:有助于骶骨、尾骨骨质增生,骶骨、尾骨受伤,坐骨神经痛等的治疗与保健。
5、臀部及坐骨神经反射区(内侧)
位置:位于两足跟后缘至内侧缘一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等的治疗与保健。
6、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后跟内侧,内踝后下方的三角形区域。
作用:有助于男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患治疗及女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宫颈炎、子宫下垂及痛经、月经不调等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7、尿道及阴道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跟内侧,自膀胱反射区斜向向上方延伸至舟骨与距骨之间隙的一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尿道及阴道各种疾患(如炎症)的治疗与保健。
8、髋关节(内侧)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内侧的内踝下缘。
作用:有助于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等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9、直肠及肛门反射区
位置:位于两小腿内侧,胫骨内侧后方,趾长屈肌腱间,内踝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的一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痔疮、便秘、直肠脱垂、直肠炎等直肠及肛门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10、腹股沟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小腿胫骨内侧,内踝尖上方2横指略前方凹陷处。
作用:有助于腹股沟疝及生殖系统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第六组:足外侧的反射区
1、生殖腺反射区(位置之二)
位置:足后跟外侧,外踝后下方,跟骨腱前方的三角形区域。
作用:有助于性功能低下,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等生殖系统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2、臀部及坐骨神经反射区(外侧)
位置:位于两足跟后缘至外侧缘一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等的治疗与保健。
3、膝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外侧,外踝前下方,骰骨与跟骨前缘形成的陷凹处。
作用:有助于膝关节炎、膝关节痛等膝部及下肢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4、肘关节
位置:位于双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凸起的前后两侧。
作用:有助于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肘关节酸痛、肘关节炎等肘部及上肢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5、肩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外侧第5跖趾关节处。
作用:有助于肩周炎、肩酸痛、手臂无力、手麻等肩部与上肢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6、肩胛骨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肩反射区后方,足背第4、第5跖骨之间延伸到骰骨的一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肩背酸痛,肩周炎,肩关节活动障碍等肩胛部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7、髋关节(外侧)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外侧的外踝下缘。
作用:有助于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的治疗与保健。
8、下腹部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小腿腓骨外侧后方,外侧后方向上延伸4横指的一带状区域。
作用:主要用于妇科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等的治疗与保健。
第七组:足背的反射区
1、上颌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背拇趾趾间关节横纹前方的一条横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牙痛、牙周炎、牙龈炎、口腔炎症或溃疡,味觉障碍,鼾病等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2、下颌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拇趾趾间关节横纹后方的一条横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牙痛、牙周炎、牙龈炎、口腔炎症或溃疡、味觉障碍,鼾病等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3、扁桃腺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背拇趾的第一节上,肌腱的左右两侧。
作用:有助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4、喉与气管及食管反射区
5、胸部淋巴腺反射区
位置:这两个反射区实际是重叠的。位于双足背第1、第2趾间缝向后延伸,即第1、第2跖骨之间的陷凹处的一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上呼吸道感染及咽喉、声带、气管、食管等处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6、内耳迷路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背第4、第5趾骨间缝向后延伸,即第4、5跖骨之间的陷凹处。
作用:有助于眩晕、晕动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平衡障碍等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7、胸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背第2、3、4趾后方,即第2、3、4跖骨所形成的一片区域。
作用:有助于胸部及乳腺疾患(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肿瘤等)的治疗与保健。
8、膈反射区
位置:位于双足背中部,横跨足背呈一带状。
作用:有助于呃逆、膈肌痉挛、膈疝等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9、肋骨反射区
位置:内侧肋骨反射区在双足背第1楔骨与舟骨间;外侧肋骨反射区在骰骨、舟骨与距骨间。
作用:有助于肋膜炎及肋骨的各种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10、上身淋巴腺反射区
位置:双足背踝部,外踝的前下方陷凹处。
作用:有助于炎症、发热的治疗,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11、下身淋巴腺反射区
位置:双足背踝部,内踝的前下方陷凹处。
作用:有助于炎症、发热的治疗,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第八组:右足底的反射区
1、肝反射区
位置:右足底第4、第5趾间缝垂直延长线与第5跖骨小头水平线交点附近区域(与左足心反射区的位置大致对称)。
作用:有助于肝炎、肝硬化、肝大、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等肝脏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2、胆囊反射区
位置:右足底第3、4趾间缝垂直延长线上,肺反射区的后缘处。
作用:有助于胆囊疾患如胆胆石、胆囊炎、*胆等的治疗与保健。
3、盲肠及阑尾反射区
位置:右足底,跟骨前缘的外侧。
作用:有助于消化系统及盲肠阑尾本身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4、回盲瓣反射区
位置:右足底足跟前缘的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前方(向脚趾方向)。
作用:增强回盲瓣的功能,有助于消化系统疾患的治疗与保健。
5、升结肠反射区
位置:右足底中部,与足外侧平行的一带状区域。
作用:有助于消化系统疾患如腹痛、腹泻、肠炎等的治疗与保健。
健康,原来如此简单
健康组合拳:道法术器!要想获得健康,任何单一的方法、产品,都不可能彻底解决
11条鱼的故事:治不好的病为什么能调好?
苹果树的故事:人为什么会得病?
打苍蝇和扫垃圾的故事:疾病为什么会反复
微循环的故事:大病查出来为什么到晚期
还营养为一线治疗!石汉平呼唤营养回归治疗体系
不良生活习惯自检!为了您的健康请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过半成年居民超重肥胖,体重管理刻不容缓!
反射疗法有奇效,天下几人能识君?
杨文辉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