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前沿肢汇丨陈慧玲教授解读肢端肥大症长期药
TUhjnbcbe - 2021/8/18 0:14:00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以下内容仅限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使用,如为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请主动退出浏览与阅读,否则由此产生的相关风险与后果应自行承担

年5月22日至26日,第23届欧洲内分泌学大会(e-ECE)在线举办,世界领域内专家齐聚一堂,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并分享相关治疗经验,共塑行业未来。

肢端肥大症虽为一类发病率较低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但本次会议中却有多项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相继公布,特别是关于生长抑素受体配体(SRL)等药物的临床应用。为此,本刊特精选“接受SRL治疗的肢端肥大症患者的胆囊超声监测:大型三级中心的经验”与“肢端肥大症患者暂停治疗后对SRL治疗反应的改善”这两项前沿研究,并医院内分泌科的陈慧玲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这一主题进行解读。以下为采访整理精要,以飨读者。

陈慧玲教授

医院

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兼内分泌科副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湖南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西部精神医学协会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神经与内分泌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委员

Q、请您简要介绍目前SRL治疗肢端肥大症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时长。

陈慧玲教授:毋庸置疑的是,目前手术仍为生长激素(GH)腺瘤等垂体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肢端肥大症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也有其无可替代的应用地位。

关于SRL的治疗时机与时长,可总结为以下几个应用场景:

当患者术后未达生化缓解时,应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术后长期使用SRL能够持续、有效控制患者的激素水平,并保障其生活质量。对于生化水平控制较好、已达缓解目标的患者,可延长给药间隔至6~8周、甚至10周,从而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当患者术前肿瘤体积较大时,SRL有助于缩小肿瘤体积,并提高肿瘤的全切率。

当患者因合并肢大的并发症,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气道梗阻、心脏扩大等严重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时,若短期应用SRL(通常为3~6个月)能够有效改善以上重要脏器的功能,则患者有望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若患者仍不能耐受手术,则可以考虑长期用药以控制生化水平或采用放射治疗。

当患者因多种原因拒绝手术时,SRL不失为一种可供优先选择的内科治疗手段。

当患者选择放射治疗,放疗后血清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下降缓慢,在放疗充分发挥作用之前的等待期,可以应用SRL治疗。

Q、研究一聚焦于肢端肥大症患者应用SRL的胆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处理。结合您的临床诊疗经验,请您谈谈这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常规处理措施。

陈慧玲教授:目前领域内尚缺少关于肢端肥大症患者应用SRL发生胆囊相关不良事件(BAE)的相关研究。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近30%接受SRL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发生胆囊结石与胆囊炎,若长期应用比例更高,因此我认为这一现象在临床中应并不少见。

在本次ECE会议中,一项大型三级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接受SRL治疗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其BAE的发生率为34%,患者从确诊用药到BAE发生,期间大约历时1年左右。对于已发现胆囊淤泥或胆囊结石的患者,首选熊去氧胆酸治疗。至于预防性使用小剂量熊去氧胆酸是否能够有效降低接受SRL治疗患者的BAE发生率,尚需通过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总的来说,随着部分SRL进入医保并被广泛应用于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治疗,临床医生更需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沿肢汇丨陈慧玲教授解读肢端肥大症长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