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一、藏传佛教神秘在哪里?释迦摩尼创建佛教佛教征服中国雪域高原的文明奇葩---象雄王朝与苯教万物有灵的藏传佛教元朝忽必烈倡导藏传佛教清朝的满蒙藏联盟汉人的功利主义信仰二、绿松石何以成为藏传佛教图腾?藏族是图腾崇拜的民族绿色小公主、通灵之石、寄*石佛教法器与绿松石藏族的神山崇拜藏传佛教的五个流派两大转世系统:达赖和班禅三、神灵的松耳石融入藏民生活三大藏区各具民族风情独特瑰丽的藏族服饰藏文化百科全书---唐卡绿松石入药治病四、藏地密码---松耳石传奇
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
松耳石救妹妹
《松耳石头饰》传奇
神秘字符---“卍”和“卐”
在拉萨观看大型实景演出《文成公主》
接上期---3神灵的松耳石融入藏民生活到拉萨旅游一定要到八廓街走一走,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藏民们的生活气息。八廓街上的藏民,左手盘着珠串,右手摇着经筒,口中一直嗡嗡念着什么,原来那是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它们的意思:“嗡”是指愿望,祈祷的时候总有一种追求,要与佛、菩萨沟通,也表示祈祷开始了;“嘛呢”指宝贝;“叭咪”指莲花,代表珍贵、高贵、纯洁、稀有等优点;“吽”,指完成、成就。六字真言可以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六字真言影响很大,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看作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广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念六字真言就是在和佛、菩萨沟通,所以,即使不识字的人也会念诵,在藏区任何地方、任何人都会念诵,且成为一种习惯。拉萨八廓街三大藏区各具民族风情在中国,藏族人主要聚居在卫藏、安多、康巴三个区域,如下图分布:
卫藏地区:亦称“法域卫藏”,西至日喀则,东至林芝,北至阿里,南至亚东。“卫”,指现今的拉萨市(象雄县除外)、山南地区和林芝地区西部(林芝、工布江达、米林、朗县四县);“藏”,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日喀则地区(北方小部除外)。安多地区:亦称“马域安多”,主要包括的是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和*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区。康巴地区:亦称“人域康巴”,主要包括的是现今西藏昌都地区、那曲地区东部(聂荣、巴青、索县、嘉黎五县)、林芝地区东部(察隅、波密、墨脱三县),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西部除外),四川省的甘孜、木里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卫藏是以农耕为主,康巴是渔猎为主,安多是以游牧为主。其中卫藏的“教”、安多的“马”、康巴的“人”是三大藏区各自的特色,所以分别称为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这里特别要说一下“人域康巴”,康巴地区的藏民,外形民族特征十足,因此被称为“人域”。康巴地区保留了更多的民族野性,《康定情歌》蜚声海内外,“康巴的汉子”全世界都有名。康巴汉子五官立体,身材魁梧,在希特勒眼中,康巴人是高贵的人种,传说他当年派人到康巴来寻找优秀基因培养最优秀的战士。还有欧洲姑娘千里迢迢来康区,只为嫁给康巴汉子。康巴人具有性格豪爽开朗,重信守义,敢于冒险,善于经商,被称为“西藏的犹太人”。康巴汉子五官线条明显,粗狂豪放,柔情似水,男人味十足。现在甘孜州雅江县还有一个康巴汉子村,里面的男子都高大硬朗,身高普遍在以上。康巴人的藏装非常讲究,绿松石是其中最为抢眼的装饰,充满了异域风情。康巴女子都有头饰、胸饰、背饰、腰饰和其他饰物,这些饰物往往是代代相传的宝物,价值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上百万,是为其家庭财富的标志,这些装饰不仅华贵精美,而且极具欣赏价值。康巴汉子三大宝:头饰、护身符和腰刀,显得刚武勇猛。独特瑰丽的藏族服饰
每一个藏民对藏传佛教的崇拜是无比真诚的,唯有真诚才能激发激情,唯有自觉才能燃烧热情,唯有理想才能迸发创作火花,所以藏民族以饱满的情感对待信仰,创造岀了绘画、歌舞、雕塑、建筑等灿烂的藏传佛教艺术,在藏族服饰上最能够体现出来。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是长袖、宽腰、长裙、长靴,这源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穿用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作棉被抵御风寒,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所以,脱掉一只袖子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神灵的松耳石,藏民视其为神的化身,它是最早被当做饰品的矿石之一,是最流行的神圣装饰物,它的斑驳质朴以及被赋予的神奇力量,是智慧与运气的象征,成为反映藏民时尚的代表物,每逢节日或重要活动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绚丽多彩。藏民将松耳石制成各种饰物佩戴在身上,都有其特殊的含义。松石头饰在不同的藏区,服饰和穿着也不尽相同,其中头饰的地域性尤其明显。总的来说藏族头饰都是以辫子为基底,加以松石、珊瑚、玛瑙、蜜蜡的环绕,整体颜色搭配也是充满了视觉的冲击,雍容华贵,还充满“撞色”的流行元素。过去,在以拉萨为中心的地区,女子们都佩戴一种叫“巴珠”的华贵头饰。这是一个“人”字形的饰物,将分岔的那一边朝前固定在头顶。“巴珠”上缀满了珊瑚、玛瑙、松石、珍珠等宝石。未婚的女子,还习惯在头上编一根辫子。日喀则地区典型头饰
在藏北,已婚女子习惯把头发编成许多细长的辫子,然后在前额串上珊瑚或者松石,在后脑勺编一根粗一些的发辫,上面缀满大大小小的银质圆饼,在冬天,她们还会在头饰上面戴帽子;在藏南,农牧区的已婚妇女都要编两根辫子,从发辫的中段开始用一种藏语叫“扎休”的发饰,跟头发一起编成辫,扎休通常是三条一样粗细不同颜色的彩线,每一条彩线由许多根同色的线组成,这样编成的彩辫往往要盘在头顶,给人一种美感。藏族女人瓣发饰十分吸引人。游牧妇女将她们的头发梳成瓣,瓣上饰以松石和珊瑚,对藏南的已婚妇女来说,秀发上的松石珠串是必不可少的,它表达了对丈夫长寿的祝愿,头发上不戴任何松石被认为是对丈夫的不敬。在喜马拉雅地区西部,绿松石和其他一些贵重物件被直接缝在女人的衣裙或儿童的帽上。松石项饰与胸饰藏民族是一非常粗犷的民族,蓝天白云下自由奔放的生活让她们非常喜欢夸张的首饰,重重的松石,沉甸甸的就直接戴在头部、胸部以及脆弱的耳朵之上。多藏人颈脖上都戴有系上一块松石的项链,或者将松石串珠与其他贵重物品如珊瑚、琥珀、珍珠和硬玉等一起制成项链或胸饰。女孩子所用的项链,有时组合得非常复杂和夸张,简直是不敢想象该怎样去试戴带如此巨型项链。这极具夸张性的繁琐项链,配上藏装和那晒成深棕色的健康印肤色,看起来是那样的自然、舒服。男性的饰物则比较简化,通常用几颗松石珠子与珊瑚串在一起围在脖子上,或在耳垂上用线系上一颗松石珠。松石腰饰藏族腰间的装饰有缀挂火镰、小刀、松石、鼻烟壶、银元、奶桶钩、针线盒等装饰品。藏族的腰饰大部分来自生产劳动工具,这是由游牧文化的特性所决定。如:洛龙,最早是为了凭借挂在腰上的奶桶钩来减缓手臂提桶的负荷,协调力量,后来渐渐成为装饰品。针线盒最早是为了装针线。火镰最早是引火用具。还有小腰刀是食肉用具等等,都是从实用性到审美性的转变。而“邦典”也是藏族特色腰饰之一。松石戒指西藏男人用的戒指,更是大大的,甚至长出了人的指节,呈典型的“鞍”形,男人将它戴在手上或头发上,并将松石或红珊瑚、玛瑙等直接覆在上面。松石耳饰传统拉萨地区的贵族耳环是蒙古族传入的,主要还是银制品,用松石镶嵌制作。牧区的耳环较大,农区人所戴相对小一些。男子通常只戴一只耳环,妇女戴双耳环,质地和形状比男士耳环丰富。拉萨贵族所戴的耳饰更是一看就令人望而生畏,贵夫人和小姐带一种叫“埃果尔”的耳环,用金银镶嵌上等松石精制而成,呈长方形,体形较大,常同“巴珠”一起佩戴,从耳边一直拖到胸部,在节日里或隆重的场合中;贵族男子过去多戴称为“索儿”的耳饰,形状圆而细长,用金丝和上等绿松石串缀。西藏中部妇女所戴的一种整个表面都布有松石的花形耳饰,不仅被小心地安置在耳前,还结在头发上。不同地区藏族男人的耳环不一样:卫藏地区,以农区以及半农牧为主,耳环上镶嵌松石,吊坠上基本是珊瑚或松石,一般左右都有耳洞,耳洞前面是松石,后面是珊瑚,绳子会往耳朵上在套个环,卫藏地区少见金子男耳饰;康巴地区,去年底网上热传的帅气小哥丁真就生活在这里,康巴地区的耳环金银款式都有,上面嵌入的宝石各种各样,主要还是松石与珊瑚,康巴人的耳环只会戴在左耳,右耳没有耳洞,卫藏农区则是习惯有两个耳洞;安多地区耳环样式基本与康巴地区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安多地区的风格会比较夸张。电视剧《西藏秘密》里贵族多布杰的剧照中,左耳大吊坠,右边是绿松石加珊瑚小吊坠,左边的大吊坠就是蒙式耳环主要特征。这个耳环对耳洞的要求非常高,耳洞基本上可以穿过毛衣针,所以为了耳朵的安全,基本上都会有一根绳子套在耳朵上,同时也防止这么长的耳环万一被衣服挂住、直接把耳垂拉穿。
丁真为什么会火?年11月,丁真因为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意外走红网络,特别是他耳朵上戴着的那只忽闪忽闪的绿松石耳环十分吸引人。丁真是四川甘孜州理塘县格聂雪山脚下一个藏族小伙,典型的康巴汉子,他耳朵上湛蓝天空一样的松石耳坠,一度使充满狂野又清纯的绿松石冲上了热搜,
藏族同胞的穿戴让人眼花缭乱,大量用松石、金银、珊瑚、蜜蜡、嘎乌等装扮自己的服饰和头饰,雍容华贵,渗透着藏文化的远古和神秘,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的色彩。严酷的自然环境、恶劣的生存条件,体现了藏族人民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另外,藏族人的许多日常物品中也都会饰有松石,如天天用的酥油茶壶、碗、勺和藏刀等,一有空就拿在手里的转经筒,家用的带垂、链子、奶桶钩、围裙钩和金属花环等。在西藏,几乎任何一件珠宝饰物上都含有松石。在以前传统游牧生活中,藏族同胞们需要将全家几代人累计的财产转化为方便携带的珠宝首饰披挂在身上,只有这样,才能方便他们四处搬迁去寻找水草丰盛之地,所以挂满珠宝玉石的藏饰,在藏族同胞们心目中,不仅仅是美的象征,也是财富的明证。所以,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藏民聚集区,是消费绿松石的刚需市场,藏民对绿松石的需求量很大,因为视为圣物,藏民在小孩出生、生日、结婚等重要日子都要购置绿松石饰品,到处都有售卖绿松石的商店,在拉萨市区八廓街周边,专营绿松石的饰品店就有二三百家,其中不少店主就是十堰人。然而在藏区的绿松石饰品商店里,绿松石品质却是参差不齐,真假各半,外地客人若要在这里买绿松石送朋友可要小心一点。拉萨民族旅游商场绿松石工艺品批发,这些大多都是仿绿松石安徽马鞍山小伙赵阳(左)的绿松石体验店开在大昭寺广场旁边藏文化百科全书---唐卡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唐卡一般分为宗教类和非宗教类,宗教类最常见的是佛像画,非宗教类包括历史、传说故事、天文历算、藏医药学等。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佛祖释迦摩尼唐卡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唐卡在藏族人心中跟佛像一样神圣。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其中的蓝、绿色颜料就是用绿松石磨制的。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是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誉为“藏文化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题材内容以宗教为主,涉及历史、*治、经济、文化、民间传说、世俗生活、建筑、医学、天文、历算等领域。被忽必烈尊为帝师的八思巴唐卡
绿松石入药治病
古人提倡食石以达长寿的目的。《博物志》载:“名山大川,孔穴相间,和气所出,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周礼》有“玉阳之精纯,食之以制水气,玉斋当食玉屑”。中药里有数十味药都是石头,古代道家炼“五石”服食,说可以延年益寿,“五石者,丹砂、雄*、白矾、曾青、慈爱石也。”藏民认为,绿松石是天空的颜色,而空气来自天空,所以佩戴绿松石有利于改善肺和呼吸系统,绿松石作为“藏药”的一种药材,可以解*清肝火。藏人认为从绿松石的颜色变化中能判断佩戴人是否有肝病,绿松石具有吸出*疸肝*的作用。在国外,对绿松石的药用价值也有一定的影响范围,中世纪欧洲人用绿松石磨成的粉末治疗眼疾、溃疡和心痛。二十五味松石丸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主要成分是松石,还有西红花、珍珠、珊瑚、朱砂、诃子、铁屑等二十五味中药材。主要用于急性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病*性肝炎,胆囊炎,对乙肝引起的早起肝癌肿大,肝硬化,肝腹水,等各种肝胆疾病具有显著康转和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尤其对恢复和改善肝功能疗效更佳。
根据藏医临床观察,绿松石具有药理作用,可祛风,清热解*,疏肝利胆,化瘀等功能。使用二十五味松石丸能治疗乙肝的转阴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发明此药的国家级专家强巴赤烈曾受到江泽民的接见,他向江泽民赠送了包括“二十五味松石丸”在内的四部藏医典。在二十五味松石丸的基础上强巴赤烈发明了复方制剂“久美七十味松石丸”,用于赤巴病、木布病治疗,对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有显著的疗效。青海省也发明了“藏药七十味松石丸”主要用于治疗肝热症,肝*血、肝淤血症等。强巴赤列(-),藏族,年起从事藏医临床工作,著名藏医药和天文历算学家。在湖北十堰地区的绿松石矿山和工艺厂的工人,若撞伤或碰破手指,取绿松石粉敷可消炎止血,愈后无痕,这也见证着绿松石的奇特之处。天珠,是藏教中的圣物,是用藏地原生的玛瑙石雕刻而成,上面的图案用了极其特殊的方法融蚀上去的,现在市面上天珠种类繁多,但大多是用现代工艺合成,全是仿冒品。天珠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原材料和制造工艺,在人们已知的所有石材中,就数天珠石的磁场影响范围最强最广,所以藏民认为佩戴天珠能宁神安性、活血通脑。在林芝幸遇来自成都的游客,她们身着藏族服装,欣然和他们合影留念下期内容---《藏地密码---松耳石传奇》
:
1、赵朴初著《佛教常识答问》
2、王尧著《走近藏传佛教》
3、郎顿.班觉著《松耳石头饰》
4、杨伯达著《巫玉之光》
5、何马著《藏地密码》
6、尕藏才旦著《藏传佛教艺术》
7、荷.许理和著《佛教征服中国》
8、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9、英.彼得.弗兰科潘著《丝绸之路---信仰之路》
10、恰白.次旦平措等著《松石宝串---西藏通史》
11、小央金著《藏区并不神秘,为何你依然所知甚少?》
12、单之啬著《山崖式建造:不仅是为了防御,还有神和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