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师:张健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医院心医院心胸外科主任。GASTO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管理分会常委,广东省胸部疾病协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优秀会员。曾荣获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GrahamFoundation高级微创胸外科培训奖学金。心有梦想,践行远航80后的张健,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谈起为何选择做医生,张健说:“小时候身体弱,经常去看医生,觉得医生很了不起,能帮助很多人!治病救人也是一门科学。”也就是从那时起,张健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憧憬,在心里埋下了学医的种子。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张健跟父母说出了想要学医的想法,得到全家人的大力支持。当年中山医科大学在四川录取考生时,张健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录取,成为了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专业的一名医学生。张健回忆道:“其实说想学医的时候挺忐忑的,我提前了解过,医生的职业要求很高,要背很多书,我担心自己无法成为一名好医生,另外,学医时间很长,怕父母不支持,也怕自己坚持不下来。没想到,父母都毫不犹豫地支持我,他们说我性格温和、做事耐心细致,觉得我适合干治病救人的活。”就这样,张健如愿走进了中山医科大学的医学殿堂。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张健留在了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胸外科做住院医师,正式开启了做医生的职业生涯。面对刚开始从医的各种现实问题和压力,张健也有过不少迷茫,从最初对这个职业光环的向往,到作为实践者的身体力行,张健从未退缩,他始终孜孜不倦地学习,在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年张健回到母校中山大学继续攻读,并于年顺利拿到了外科学博士学位。披荆斩棘,慎思笃行张健医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可靠沉稳和积极向上。心胸外科的患者病情变化快,手术风险高。张健说,做医生越久,见得越多,就会越加重视细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少司空见惯的病例往往值得反复思考。”这让他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几个月前,一位患者在外院做了左下肺癌根治术,复查时发现右肺结节比之前增大,外院医生认为是左下肺癌转移,属于肺癌晚期,无法治愈,准备化疗。患者的儿子担心父亲承受不了化疗,慕名找到张健。张健经过反复对比分析,判断右肺结节属于原发肺癌可能性大,而不是转移病灶,建议进行右肺结节的切除和病理活检。活检结果正如他所料——右上肺结节与此前肺癌是完全不同的病理类型,证实并非左下肺癌转移,而是第二原发肺癌。这种情况属于早期肺癌,切除后不需要进行化疗,治愈率很高。完全不同的诊断,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来说就是截然不同的命运。“医生的判断决定着患者的命运,必须慎之又慎。”还有一个重度肺气肿合并气胸、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外院做了手术后肺大量漏气近两月,再次手术后依然不行,医院会诊也束手无策,患者和家属几近绝望。重度肺气肿的患者术后漏气很难处理,是胸外科医生最不想碰到的情况之一。这种患者的肺组织像受潮的纸一样脆,即使非常小心地缝合,也很容易撕裂,造成气胸迁延不愈。不少患者最后要么死于呼吸衰竭,要么需要做肺移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家属找到了张健。张健仔细查看了患者所有的CT资料,发现患者肺脏经过一段时间萎陷后,在肺表面形成了一层纤维膜,于是他推断,有了纤维膜的保护,肺组织就没那么容易撕裂,可能具备了重新缝合的条件,加上他们胸外科成熟的围术期快速康复方案,应该有机会挽救患者。虽然这个推断没有相关文献证实,但张健医生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信心。经过与其他同事的多次探讨,最后由他主刀,对患者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手术,结果和最初预想的一样!术后一周患者肺漏气停止并康复出院。张健主刀胸腔镜手术张健说:“外科医生不仅要会用刀,更重要的是知道何时该动刀。疾病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问题。只有永不言弃的精神,加上专业性的思考,才能创造性地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方法。”在他的身体力行之下,团队医生们始终以敬畏之心面对每一次诊疗,努力做到胆大心细,慎思笃行。勇于开拓,求实创新作为科室带头人,张健勇于开拓,开展了多个疑难和复杂手术。在同龄的医生中,他是最早带领团队开展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辅助支气管和血管袖状成形术、复杂毁损肺切除术以及联合肺亚段切除术等多个胸外科疑难复杂手术的胸外科医师之一。在张健的带领下,凭借过硬的临床能力,良好的团队口碑,即使受到疫情影响,00医院心胸外科仍创下了4级手术量增幅45%,微创手术增幅83.%的优秀成绩,科室的病例组合指数值(CMI值)从1.54提升至.0,不仅手术量大幅度增加,手术难度系数也明显提升。“医务人员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命,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为了救治更多的人,医生在做好手术的同时,必须努力钻研,探寻更好更新的治疗方式。”张健说。为不断提高科室的科研能力,张健多措并举,带领团队积极改善科室科研氛围,突破了科室无高水平文章的局面,00年科室高水平文章4篇,01上半年已经有3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3.0,为科室科研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张健在日本交流学习张健积极参与协会交流与讨论远赴新疆,胸怀家国年,张健医生获得了美国胸科医师协会GrahamFoundation高级微创胸外科培训奖学金,该项目由美国权威胸外科专家独立评审,两年才评一次,每次中国大陆仅8个名额,申请难度可想而知。当时正值广东省组织第四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医疗队需要一名胸外科的医生。得知医疗队需求时,他正在办理去美国学习的手续。尽管学习机会非常宝贵,面对这样的两难选择,他毅然决然,“我打心底里愿意去援疆,组织上需要我,我应该全力以赴。”之后他毫不犹豫地退掉去美国的机票,放弃了赴美进修的宝贵机会,投身于援疆事业中。张健援疆期间参加义诊援疆期间,张健担任医院医务部主任和院长助理。对一个临床专家来说,医务管理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但张健毫不畏难,他拿出外科医生的果断、沉稳和智慧,在援疆期间提出“科学统筹管理,高效服务临床,助力学科发展”的医务部工作宗旨,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提升了医务部服务效能,同时牵头制订并实施了《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实施方案》,医院临床诊疗规范性和医疗服务质量,获得医院“最美援疆干部”和新疆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称号。张健援疆期间成功抢救重症胸外伤国际友人张健医生始终记得自己学医的初衷:“为患者除病痛,为患者谋健康”。不论是作为外科医生,还是科室主任,他都时刻谨记自己的从医初心和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小时候认为医生无所不能,工作越久,越能体会到医生不是万能的神。十几年的从医经历,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肩负的重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尽管医学可能面对无数的现实问题,但要能在各种复杂的问题前依然坚守纯粹的信念,这才是医生!”供稿:陈惠国(医院心胸外科)来源:医院订阅号SUMMER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