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医道分享张琼林五十年临证秘方验方集
TUhjnbcbe - 2022/4/22 20:50:00
北京哪间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八味拈痛汤

功效:活血行气,解痉止痛。

主治:痛证(一切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病变的痛证,如痛经、粘连性腹痛、盆腔瘀血粘连症、胃肠神经痛、结肠痉挛、碎石后肾绞痛、癌痛等)。

方药:白芍30~50g、炙甘草8g、川楝子10g、延胡索20g、五灵脂15g、生蒲*12g、香附12g、台乌药12g。

歌诀:拈痛原来古四方,重叠组合效更良;

芍药甘草金铃子,肝气失笑共成方。

按:本方由芍药甘草汤、金铃子散、失笑散、青囊丸(又名肝气散)四方组合而成。顽痛之疾,必须重叠组方,相辅协同,才能达到解痉镇痛的目的。方义明朗,无可多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尚需参照脏腑辨证,精审寒热虚实,随证加减之。比如肿瘤疼痛可加乳没、粟壳;粘连性腹痛可合粘连松解汤;盆腔淤血症可合桂枝茯苓丸……。临证医家,应遵循药尽其效。本人应用生蒲*、旋覆花、车前子、黛蛤散类从来不用包煎,否则将大大地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不过在倒取药液时,必须用纱布过滤,以防花粉等服后引起药物性胃炎。本人业医以来,就发生过两起蒲*过敏者,胃肠反应达3月之久,不可不慎。

头风石楠叶汤

功效:祛风散邪,通络定痛。

主治:偏正头风(血管神经性头痛、眶上神经痛)。

方药:石楠叶20g、川芎12~15g、白芷12g、天麻12g、白芍20~30g、甘草8g。

加减:前额痛者加葛根25g、升麻8g;偏头痛者加柴胡12g、刺蒺藜15g;枕后痛者加桂枝10g、羌活12g;巅顶痛者加藁本12g、细辛8g;全头痛者加蔓荆子12g、僵蚕20g;眶上神经痛加决明子20g、杭菊花15g;血压偏高者加山羊角尖片30g(先煎)、苦丁茶15g;血压偏低者加炙*芪20g、制*精20g;痛甚即吐者加代赭石30g(先煎)、半夏15g;痛剧如啄如锥者加大蜈蚣1条,或蝎蜈胶囊2粒,1日3次。

歌诀:头风痛彻寐不安,石楠芎芷麻芍甘;

啄痛加入蚣一条,增药随证再互参。

按:以石楠叶为君组方治疗头风者,首推《现代实用中药》,原方由石楠叶、川芎、白芷、天麻、女贞子5味药组成,用以治“女子神经性偏头痛”。本人应用时去女贞子加芍药甘草汤,名头风石楠叶汤,从而扩大了应用范围。石楠为蔷薇科、灌木(或次乔木),原生深山,现园林、护道广为栽培,其叶性味辛、苦、平。有祛风、散邪、补肾、镇痛功效。甄权谓“能添肾气……逐诸风”,李时珍称之为“风药”,并说:“古方治风痹肾虚要药,今人绝不知用,识者亦少”,“浸酒饮,治头风”。可见李氏还做一番“圣药钩沉”的启用工作。吴仪洛说:“祛风通利,是其所长;补肾之说,未可信也。”所以叶橘泉先生综诸家之言,独取其祛风、散邪、止痛作用,制方列为“君”药。至于陶弘景说:“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又把这味类似淫羊藿温补肾阳功效,具有“性兴奋作用”的药物,专辟为女子所用。但未能得到*宫绣、汪讱庵、吴仪洛等诸位本草学家所认可,有待研究。

以上姑且不论,本人关于石楠叶的临证配方心得是:取其祛风定痛的作用,常与川芎相使而伍,治疗头风抽痛;取其温补肾阳之功,常与淫羊藿相使配对,治疗老妪腰膝疫痛,而不限于诸家本草所记载的与“五加皮为使”。本方治疗三叉神经痛、鼻源性头痛疗效较差或无效。对于长期自服西比林、卡马西平等已成依赖性的顽固性重症神经性头痛患者,除汤剂中常加山羊角尖片、蝎蜈胶囊外,尚需配合“阿是”穴刺血和定痛四生散外敷。并须做到禁烟酒、戒郁怒、勿疲惫、慎起居方可奏效。

复方都梁丸

功效:祛风散邪,活血止痛。

主治:偏正头风(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眶上神经痛的巩固剂)。

方药:香白芷g、川芎80g、天麻60g、僵蚕60g、地鳖虫50g、细辛30g,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10g(约40~50粒),1日2~3次,饭后服。

歌诀:都梁丸本杨介方,天麻芎芷细辛僵;

蜜丸制剂绿豆许,栾茶送下效彰彰。

按:都梁丸为宋代名医杨介制方,仅白芷1味作丸服之,治疗头痛效著。叶天士说:“新病在经,久病入络。”因此,再加入一派辛通活血之剂,以散积结,而通郁滞,其效更佳。赵学敏称石楠叶为“栾茶”,并说:饮之能蠲百疾”(《本草纲目拾遗》)。服此丸先20天用石楠叶30g(1日量)煮汤送下,以增丸效,之后即用沸水送下。本人常用此丸作神经性头痛的巩固剂,收效较好。通过追踪观察,确能减轻症状,延长复发时间,一部分患者还能得到根治。

葛根宣痹汤

功效:辛开豁痰,活血宣痹。

主治: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

方药:葛根30g、桑寄生30g、全瓜蒌20g、薤白头15g、桂枝10g、丹参25g、川芎12g、郁金15g、白芍25g、白酒10m1(冲)。

歌诀:而今胸痹属冠心,葛薤瓜蒌桑寄生;

丹桂芎金白芍配,再冲白酒十毫升。

按:本病多因痰瘀互结,脉络痹滞,胸中营运之气壅塞不畅,脉道阻遏,心脏失养,发为绞痛。非辛开豁痰不能行其滞;非活血通痹不能定其痛,本方仿瓜蒌薤白桂枝法加葛根、桑寄生扩宽脉道,以利涤栓除滞;丹参、川芎活血行气;郁金、白芍,开结定痛;白酒轻扬宣达,以行药势,而痹开痛止。重症亦可配服蝎蜈胶囊或水蛭胶囊。尝谓:痛证多实。“邪不去而痛不止”虽体虚之人,亦可服用此方暂时应急,待病势缓解后,再以徐图缓消之剂巩固之。

化坚逐痹汤

功效:温经活血,化坚逐痹。

主治:痹证(同逐痹酒见下)。

方药:威灵仙20g、白芍30g、制川乌12g、虎杖15g、鸡血藤30g、麻*8g、青木香10g、地鳖虫10g、甘草8g。

加减:寒痹加制草乌10g;热痹制川乌改10g、虎杖改20g、大红藤30g易鸡血藤;颈椎病(神经根型)加葛根30g、片姜*12g;腰椎退行性变加骨碎补15g、补骨脂12g;腰椎间盘突出症加红花12g、川芎12g、骨碎补15g;关节僵肿加白芥子15g、僵蚕20g;关节囊积液加益母草20g、白芥子15g、水蛭胶囊2粒(1日3次);膝骨性关节炎加川牛膝12g、粉防己12g;血压高者桂枝易麻*。关于青木香含马兜铃酸,服之易于导致肾损害的报道,主要是随意加大剂量,剂量过大(60~~g)超出人体耐受极限所致。而本方中青木香用10g,且短暂服用,是比较安全的,慎重起见,亦可删去。

强骨丸

功效:消坚散结,续骨定痛。

主治:痹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关节僵肿变形,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各类骨质增生症,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手术后遗症,肋软骨炎,骨折外伤血肿疼痛,慢性骨髓炎之死骨形成,胸膜粘连症,关节粘连症,盆腔淤血症,盆腔粘连症,重症肌无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方药:制马钱子(砂炒至有爆裂声,表面膨起,压之即碎,呈棕*或枣红色)g、全蝎g、地龙干g、地鳖虫g。研极细粉,炼蜜作丸,如梧子大,晒干后每丸约0.3g,含净马钱子约0.2g。

服法:配合其他药服用,每晚睡前服2粒;如单独服用,中午、晚饭后各服2粒;再生障碍性贫血,每晚睡前服1粒。均用淡红糖水送下。(按《药典》规定制马钱子常规剂量,1次约0.3~0.6g)

反应:按此剂量服用,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病例有反应者,如晨间感到头晕、足软等现象要立即减量或停药。

禁忌:高血压病患者慎服。孕妇、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忌服。

按:马钱子制剂方名很多,如九转回生丹、龙马自来丹(马钱子、地龙干)、上海风痛片(马钱子、麻*)等。强骨丸是根据颜德馨教授处方并参考前贤多家制方经验组成。剂量比例:制马钱子3份,其他3味1份(3:1)。张锡纯谓马钱子“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功远胜于它药”。正是由于马钱子具有如此卓越的疗效,所以运用于临床千年不衰。

本品虽有大*(李时珍认为无*是错误的),然则“*药猛剂,善起沉疴”,实为攻克顽疾,起颓振衰,剂轻效捷之剂。不能因有*,而不敢应用,实为可惜。但用时必须识别药*,化*为药,“变鸩*为金丹”,来拯救疾苦。只要修制规范、剂量精确、识证准确,并详嘱服后偶见的不适反应和处理措施,照服无妨。马钱子在本方中的功效,突出了一个“化”字,其它三味取其一个“通”字,一通一化,互以为用,力专任宏,功力峻捷。对于某些关节僵、肿、硬、痛、麻木不仁,蒂结深固,肢体如残之痼疾,非此不能攻坚化结,消肿止痛。马钱子制剂微量常服,还有强壮保健作用。

医院中医主任吴香山老先生常备此丸治疗诸多骨伤科疾病,又称此丸名宝寿丸、万寿丸,他认为每天晚间服1丸,可保健康长寿,并自我实行之,年将90方逝。“文革”期间,批判“长寿”是续命论,于是改名为筋骨止痛丸。据药理实验研究表明,马钱子与麝香、玄胡同用,可以增*;与赤芍、甘草同用可以减*。轻微中*现象,可以停药后多饮开水,或喝些绿豆汤、甘草汤即可;中*较重者,可按照士的宁中*处理。本品*性有蓄积性,如果单独服用须10~15天后停4~6天再服。

*芪白及汤

功效:益气敛阴,补肾宁络。

主治:阴斑(血小板减少症)。

方药:炙*芪25g、白及片20g、人参12g、甘枸杞25g、沙蒺藜12g、净连翘15g、生槐米15g、仙鹤草20g、甘草6g、黛蛤散20g、大枣4枚。

歌诀:小板减少属阴斑,白及参芪枸杞甘;

槐米蒺翘鹤甘草,黛蛤大枣同煎餐。

按:本方以*芪、白及;人参3味为君,益气养阴,扶正复元;甘枸杞、沙蒺藜补肾填髓,养血和营位居臣药;连翘、生槐米、仙鹤草3味,有凉血止血,润肤敛表之功,为佐药;甘草、大枣调和药性,联合效能为使,同奏益气敛阴、补肾宁络之效。血小板减少症属“阴斑”之类,然则气阴两伤,热扰血动是常见病机。谨守病机,确立治法,拟用补气以复元,生精以养血,凉血以宁络,是为大法。按现代医学观点,本方可以算是该病免疫调节综合疗法的代表方之一。连翘与槐米,据现代药理分析,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P(芦丁),具有增强毛组血管韧性的特殊作用,是一组相须为用、效能专一的精妙药对。本方用于各类血小板减少症,随证加减,疗效明显,除个别病例外大都在递减停用“激素”过程中,未见反跳。

健中止血汤

功效:温中健脾,收摄止血。

主治:呕血便血(上消化道出血)。

方药:*芪30g、炒白术15g、海蛸20g、白及片20g、炒地榆30g、生大*5g、赤石脂15g、甘草8g。用灶心土1捧,炮姜10g(拍碎)煮水,取水煎药。

歌诀:温中摄血求姜芪,蛸及榆*草脂宜;

再入灶心土一把,涩肠固下是良机。

按:大凡呕血便血之证,多因脾胃气虚,中元不摄,而致血溃于内,甚则血脱而厥(失血性休克)。治之急需健脾益气,助摄固脱,方中*芪、白术专任此功;加乌及散和地榆配生大*两组药对,为消化道出血的速效收涩止血药对,借助益气固摄之力,止血之效更捷;赤石脂配灶心土(无灶心土,可加大赤石脂剂量),相须为用,加强涩肠、固下、温中止血之效。炮姜为佐,旨在辛化防滞,芪、术得此效力倍增。本方治上消化道出血,往往3剂而止(特殊重症例外)。

塞流止崩汤

功效:益气固摄,塞流止崩。

主治:血崩(子宫功能性出血等)。

方药:炙*芪30g、炒白术15g、升麻8g、煅龙骨20g(先煎)、鹿角霜20g(先煎)、乌贼骨20g(先煎)、炒地榆30g、茜草根15g、红苍术12g、炒蒲*12g。

歌诀:益气疗崩塞断流,芪麻二术鹿龙优;

茜榆乌贼蒲*炒,止血功能应不愁。

按:脾能统血摄血,而使血循常道,不致崩溃。举凡失血脱血之危候,急以补脾益气,恢复和加强其统摄之功,每能获效。大振脾元,益气举陷法,塞流澄源,标本同治,不仅能起到“立止血”的作用,而且还有“利血生”的功效。赵氏《医贯》:“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无形生有形也”,这便是芪、术相伍的立意所在。基于此法,再纳诸多固摄止血之品,有如虎生翼之效。“血滑脱宜峻滴以收之”(《类证治裁》),方中3味骨甲类药物联合应用,可谓气力精全,性味雄健,固涩力宏的方组。红苍术为蓼科拳参,我省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徐志华先生治崩血常用之品,现在本品已制成“止血净”1号(《中药志》第三版),也是他的经验用药,加入本方,有速效止血之功。对于气散血脱,危急重症者并佐以独参汤“过口”(喝药后徐徐服之)收效更捷。

凉血止衄汤

功效:清热凉血,润燥止衄。

主治:鼻衄(病因不明,反复不止,长年不愈且已排除其他血液病等患者)。

方药:水牛角片20~30g(先煎)、生地*20~30g、黑栀子15g(打碎)、知母20g、生大*8g、怀牛膝10g。水煎服。小儿酌减。

歌诀:治疗鼻衄地用生,知母山栀牛角*;

牛膝同入效果好,禁食椒酒燥辣辛。

按:一般鼻衄,是为小恙,稍治而愈。临证每见几岁、十几岁儿童或成人的患者一触即衄,一病即衄(俗称“沙鼻子”),甚则造成贫血。五官科多次检查(-),反复不已,达几年或十几年不愈者,最后皆就诊于中医,本病亦是中医治疗的强项。此证除阴虚血燥外,一般无证可辨,治之均以凉血止衄之剂,并结合红黑散(见外治方剂篇)外吹,应急。待血止后,再服用断根独圣散,如能征得医患密切配合,禁食椒、酒、辛、辣、炕、炸,动血之品(尤其是葱和韭菜),避免曝晒,据临床观察,不少患儿,果能根治。经治愈。的不少患儿至今已成人就业,又带其他鼻衄患儿来诊。即使不能根治者,亦有减轻出血量和减少复发次数的远期疗效。

独圣散

功效:凉血止衄,生肌敛疡。

主治:鼻衄(病因不明,反复不止,长年不愈之根治方)。

方药:白及(净)研极细粉,每服5g,小儿酌减,加鲜旱莲汁20ml,沸水冲服,1日2~3次。

按:考之医籍,用一味药研粉冲服,名独圣散者,如荆芥穗(《本事方》原名愈风散)、山楂肉(《达生篇》)、马粪(《温病条辨》)等。我乡老医林子书先生,得走方医之传,用白及1味,研极细粉,加童便沸水冲服,名“鼻衄断根独圣散”,授予余。临证几十年来,每遇是证,先服凉血止衄汤,待血止之后继服本方,用之多验。然童便、粪清、人中*、海底石之类,已渐不用。本人以鲜旱莲汁代之,其效更佳。

溃疡散

功效:和中敛疡,制酸止痛。

主治:胃脘痛,嘈杂吞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方药:乌贼骨80g(去壳微炒)、鸡蛋壳80g(洗净微炒)、浙贝母50g、白及片80g、甘草40g、枯矾10g,研极细粉,过目箩,捻之如扑面之粉。每服3~5g,1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用沸水冲服。

歌诀:胃脘嘈杂酸水出,乌芨甘贝蛋壳入;

枯矾小量同研粉,生肌疗疡胃泰和。

按:本方又名复方乌贝散,其功效可以概括为:制酸和中,生肌敛疡,开结散郁,降泄止痛。且能止血而效速。以上药理众所周知,毋庸多述,惟枯矾1味,用量虽轻,而愈合溃疡之力最强,早有报道,不可忽视。现代科研发现铝对人体有害,待症状缓解后,枯矾可酌情去之。本方参考诸多验方组合而成,含植物纤维较少-,是一剂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仅便秘),便于服用的抗溃疡验方。但要求选材精良,碾制细膩,坚持服用,方能保持疗效。

椒附建中汤

功效:逐寒行滞,温中舒脾。

主治:阴寒胃痛(虚寒型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重症)。

方药:大红参10~20g、炒苍术15g、炒白术15g、干姜10g、炙甘草6g、制附片10~20g、川椒5~8g。

加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加海螵蛸20g(先煎)、白及20g(先煎);萎缩性胃炎加乌梅15g、制*精20g;痛甚者加白芍25g、香附15g;胀甚者加木香8g、砂仁5g;呕吐涎沫者加炒吴茱萸5~8g、姜半夏12g;便溏泄者加益智仁12g、赤石脂15g。

歌诀:附子理中加川椒。

按:本方为附子理中汤加蜀椒,6味药组成。概括了参附汤、术附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大建中汤、四逆汤、甘草干姜汤七个方子,其功效可谓心、脾、肾三阳同温,寒、湿、积三邪并逐,尽一法而得多方之妙。专为阴寒内盛,脾阳衰微,畏寒肢厥,腹痛肠鸣的脾胃自病之危候而设,能达到逐寒行滞、温中救逆之效。本方的主脉:沉细微或数或缓;主舌:舌淡蓝或大,苔灰润,或白滑,或白膩如积粉。多见于溃疡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之后期、胄肠神经官能症等。是一则拯危救逆的方剂。此方虽为重阴固寒、凝聚作痛而立,然则椒、附、姜均为辛温燥烈之品,剂量宜由轻到重斟酌增减为妥,待寒去阳复之际,再根据舌苔变化,更用他法。

苓桂升陷汤

功能:温化逐饮,健脾升陷。

主治:胃下垂停饮者(伴胃液潴留)。

方药:茯苓30g、桂枝10~15g、炒白术15~20g、炙甘草6g、升麻8g、柴胡8g。

歌诀:苓桂术甘加升柴。

按:胃下垂患者,令其站立,做收腹、吸气活动,可听到腹中水声汩汩,行动时自觉脘腹如水囊,荡漾有声者,水饮不去,清气难升。先服此方,待水饮消除后再服补中益气类,方有升提举陷之效。虚寒甚者加干姜10g、附片10~20g;湿浊甚者加藿香叶12g、白蔻仁5g。

枳术升陷汤

功效:健脾行滞,理气举陷。

主治:胃下垂气滞者(伴胃肠胀气)。

方药:枳壳15~20g、炒白术12~15g、升麻8g、柴胡8g。

歌诀:枳术汤加升麻、柴胡。

按:胃下垂患者,脘腹作胀,饭后更胀,叩之如鼓,频频嗳气,痞滞不除,清气难升,先服此方,待气行胀平后,再服补中益气类,方有举陷升提之效。胀甚者加莱菔子15~20g、砂仁5g;便秘者加火麻仁30g、元明粉10~15g(冲)。

茵藿平胃散

功效:燥湿泄浊,芳化退*。

主治:*疸湿重于热者(各型肝炎、胆囊炎等)。

方药:茵陈蒿30g、藿香叶12~15g(后下)、炒苍术12~15g、陈皮12g、姜厚朴12g、甘草5g。*疸深重、皮肤瘙痒者加广郁金15~20g、过路*30g、刺蒺藜12g。

歌诀:平胃散加茵陈、藿香叶。

按:雷少逸创茵陈平胃散治湿郁发*有著效(《时病论》)。余加藿香叶(当年产者为佳),名茵藿平胃散。较之疗效提高了一步。*疸湿重于热者,按传统治法,用茵陈五苓散,所谓“治*不利水,非其治也”。使湿浊病邪从小便分利而出,达到退*目的。本人以为:湿性粘腻重着,非燥不动,非化不起,非宣不散,非利不除。加藿香叶增强辛散、芳化、泄浊作用,使湿浊疫*之邪宣化于中焦,再分利于下焦,疗效更佳。本方对肝炎之初,只*疸明显,其他无证可辨者用之;对于慢性乙肝,酒食之家,肥腴之体,湿浊内盛,舌大苔白,肝功能持续损害,迁延逾年者亦用之,随证应变,均有较好的降酶、退*作用。

茵陈三*汤

功效:清热败*,活血退*。

主治:*疸热重于湿者(各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等)。

方药:茵陈蒿30g、过路*30g、田基*20g、生大*12~15g(后下)、虎杖15~20g、蒲公英25g、板蓝根20g、藿香叶(当年产者效佳)15g(后下)。*疸深重,皮肤瘙痒者加赤芍20g、广姜*12g、刺蒺藜12g。

歌诀:湿热*疸分重轻,三*藿杖板蒲阵;

*深瘙痒加赤芍,蒺藜姜*效更神。

按:此方为茵陈蒿汤之变法,以虎杖易栀子,是为至妙。其活血通腑,清热败*之功为栀子所不及,可谓一药多效的肝病良药。茵陈蒿得田基*、过路*之佐,相以为用,利湿消疸之效更加专峻;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败*;藿香叶芳化宣行,以防上述诸品寒凝留滞之弊,所以说藿香是茵陈三*汤的增效剂。诸药相合,使疫*瘀热之邪,分解于中焦;借大*通腑泄热之力,排逐于下焦。有形之邪出于谷道,无形之湿利于水道,取其前后分消之意,而退*降“酶”作用较快。

平麦逍遥散

功效:疏肝健脾,扶正复元。

主治:为各类肝炎恢复期的巩固剂。

方药:柴胡80g、当归80g、炒白术g、白芍g、茯苓g、甘草30g、生麦芽g、平地木g。打粗末,每次25g,水煎1次,1日2次分服(不服第二煎)。

歌诀:逍遥散去薄荷加生麦芽、平地木。

按:逍遥散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日本汉方医殊为尝用,且早有报道。本方以生麦芽易薄荷加平地木,2味相伍,功能疏达和中,活血柔肝,以增强其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效。因此,生麦芽和平地木作为治肝病确是逍遥散的增效剂。本人常以此方与朱氏复肝散交替服用,治疗早期肝硬化,或用作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腹水消退后的维持剂,或单独服用,尤其作各类肝炎恢复期的巩固康复剂,效果甚好,故乐于荐用。

开络涤饮煎

功效:苦辛开络,健脾涤饮。

主治:悬饮(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难消者)。

方药:生香附15g、旋覆花12~15g、广陈皮12g、生半夏15g、云茯苓30g、生薏米30g、葶苈子15~20g、白芥子12g、生*芩15g、紫丹参20S、生姜3片、大枣4枚。注:倒取药汁时,必须用纱布过滤。

歌诀:胸液难消胸膜炎,半夏薏香生药先;

陈旋苓芥葶苈子,姜枣丹参芩共煎。

按: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属“悬饮”之类。主方为十枣汤,因药力猛峻,副作用大,长期以来医家不敢轻用,病家亦难接受,是为弊端。本人仿《温病条辨》“苦辛淡合,芳香开络法”,取香附旋覆花汤加减之,拟订开络涤饮煎。重症可配服香戟胶囊(见专用胶囊篇),同样具有破癖逐饮、消坚行水的作用,服药全过程很少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病人的水饮不知不觉地消于无形之中,且能控制渗出。

方中香附生用是保全其辛燥化湿,行气开结的固有疗效,用以加大推动旋覆花消痰、下气、通络、行水的力度。旋覆花、葶苈子、香戟胶囊等均为性猛耗气,味恶伤正之品,遵循“衰其半而止……”的准则,当胸腔积液显著消退后,酌情减量,或用旋覆花的全草──金沸草,加大剂量,比较稳妥。临证接诊此病,一般已是用大量抗结核(抗痨)药或胸穿的经治病例。其一,胸腔积液不多,但难以消除者;其二,胸腔积液泛滥每抽每渗者;其三,少量胸腔积液或包裹性积液久久不能吸收者。一般服10~20剂,每见奇功。不过包裹性积液,非常顽固,必须配服水蛭胶囊,方见消水散结之功。

八味苓桂术甘汤

功效:温阳化饮,利水强心。

主治:支饮(肺源性心脏病伴心衰及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

方药:茯苓30g、桂枝12g、炒白术15g、炙甘草6g、制附片10~15g、北五加皮8~10~12g(另包)、葶苈子15~25g、丹参15~20g。

歌诀:支饮射肺又凌心,温阳利水病方平;

桂苓术甘参附葶,北五加皮方效灵。

按:慢性支气管炎按三焦辨证,其发展趋势是由肺(慢性支气管炎)及脾(肺气肿)传肾(肺心病)。病在上焦(肺)治之较易,传及中焦(脾)治之较难,罹入下焦(肾)治之更难。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化,脾气虚旋运无权,以致水饮上逆,凌心犯肺,气、水、瘀三邪互结,形成“水在心”的“支饮”之证。按照《金匮要略》的治法是“心下有水饮,胸肋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这一名方为“温药和之”治疗痰饮病之大法而设。然则单以“和之”除对于“气短有微饮”的部分轻型病例外,其他留饮,未必胜任。魏荔彤说:“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例义于温药之中,方谓之和之”(《金匮要略本义》)。此确为经验之谈。

本人以苓桂术甘汤为基本方,加入活血逐水、涤痰降气等“行消之品”即为此义。附片配北五加皮,大温心肾之阳,阳能化气,气能行水,水饮一除,阳光自现;丹参配葶苈子,活血逐饮能消除肺淤血和肺水肿,有力地减轻和改善心脏的负荷,很快缓解由缺氧而引起“目眩”的肺心脑病症状。经方加味,功力相济,心衰能很快得到控制。

五加皮有南北之分,南五加皮属五加科,色*白,有类似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北五加皮属萝藦科,色枯*,有*毛旋花子甙样的强心作用,因气味恶香,故通称为香加皮。据调查当前药房,均为此物,有*,服后有胃肠反应的副作用,但确有强心之效。应用时,当精审剂量,把握分寸,配方应另包,便于病家识别。偶有反应,可以减量或捡去。

膏淋分清饮

功效:分清去浊,滑利通淋。

主治:膏淋(乳糜尿)

方药:射干15~20g、泽泻30g、萆薢15g、车前子15g、石打穿20g、半边莲25g、半枝莲20g、石韦30g、冬葵子12g、台乌药10g、川牛膝10g。

歌诀:膏淋分清用二莲,射乌萆泽伴车前;

二石牛膝通溺道,分清别浊此方先。

按:射干又名乌扇,功能降火、解*、散结、消痰,是上焦药。用于治疗乳糜尿,据报道为一医家在治疗扁桃体炎的过程中偶尔发现,重复之,果验。其功效:“苦能下泄,故善降;兼辛,故善散”(《本草经疏》)。大鳖甲煎丸用之,取其“消痰、破癥结”的作用。本病为湿浊滞留下焦,以致尿如膏脂,清浊不分,然宣泄散结,消痰破瘕可作先导,故用之为君;再合大阵淡渗涤浊之品的泽泻、车前子、萆薢、石韦等导其败精浊腐,浊去溺自清;半枝莲、半边莲、石打穿为民间治疗斯症的验方,功能:活血行滞,通络涤浊;冬葵子、台乌药滑利水道,行气开闭,借川牛膝之导药下行,推浊生新,合奏分清去浊,滑利通淋之效。我治乳糜尿,把握通、固、涩三步。主张“通”而通得干脆利索,除虚实夹杂,特殊情况外,很少通、涩兼用,待浊邪清除,尿液转清,乳糜尿测定为弱阳性或阴性时,再“固”,以健脾益气,兼摄肾纳之剂(益智仁、怀山药等),最后拟用益气敛精,收摄下元之剂(芡实、石莲子、山萸肉等)巩固之。夹凝块、尿滞者加益母草20~30g、蝎蜈胶囊2粒,1日3次;乳糜血尿者加生茜草15g、红苍术12g;证见气虚不摄者去半边莲、半枝莲加*芪25g、炒白术12g;湿热下注者加苦参15~20g、炒苍术12g。服药期间,限食荤腥油腻之品,一般服用8~16剂可能获效。本人曾收治1例:吴姓老媪,年62岁,患乳糜尿25年,手术治疗已2年,依然无效,处方8剂,仅服4剂获效。

化石散

功效:消坚化石,活血通淋。

主治:石淋(泌尿系结石)。

方药:海金沙g、生鸡内金g、真琥珀g、海浮石50g、木香30g、硼砂10g。研极细粉,每服3~5g,每日3次。用连钱草50g,煮水送下。

歌诀:松庭秘笈授张君,琥珀浮石合二金;

硼砂木香同研粉,连钱煮水化石淋。

按:此方为六安(沪籍)名医史松庭先生家藏之方,以前均自制备药,秘而不宣,谢世前授予余。方中海金砂、海浮石为常用之溶石剂;生鸡内金,张锡纯谓:“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均能消之”,甚则“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已为当代临床医家治疗肝脾大、内脏结石常用之品;琥珀功能活血散瘀,利水通淋,导药力直达尿系;硼砂虽有小*(《四川中药志》),但用量很轻,功能调节尿液之酸碱度,使之成为碱性,以利于溶石;木香则行气助溶。本方具有溶坚排石、利尿通淋的综合作用。本人拟用连钱草煮汤送下,以加强推排之力。肾与输尿管结石(不大于1cm者),往往用总攻强排未见排石者,运用此方缓溶徐导而见排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转发给朋友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道分享张琼林五十年临证秘方验方集